经腹部 (TAU) 和经阴道超声 (TSU) 在子宫腺肌病 (AM) 诊断中的应用价 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期   作者:丁正丹
[导读] 分析探讨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子宫腺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和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经引导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诊断符合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腺疾病诊断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子宫腺疾病;诊断价值
        子宫腺疾病(AM)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子宫肌层受到入侵出现弥散或局限性的病变, 40岁左右有生育史的女性发病更为集中,近些年随着剖宫产手术增加使AM更趋于年轻化,25-45岁育龄女性多发[1]。AM患者常伴有进行性痛经、经量增多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威胁身体健康,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成为关键。临床上TAU和TSU两种方式AM的诊断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特选取我院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子宫腺疾病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认)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患者)和观察组(10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24-50岁,平均(36.54±10.32)岁,分娩次数0-3次,平均(1.89±9.54)次,病程1-9周,平均(4.36±1.22)周。观察组年龄23-48岁,平均(35.87±20.23)岁,分娩次数0-4次,平均(2.01±0.65)次,病程1-10周,平均(4.33±1.23)周。两组患者年龄等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试验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仪器为EUB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厂家为日本日立公司),探头频率1.5-5.0MHz,检查前嘱咐患者为使旁观充盈应多喝水,检查取仰卧位,横切面观察并记录子宫壁厚度、回声、形态、大小、子宫内膜线和子宫颈偏移等情况,反复、详细检查病变异常的不问,统计血流动力学指数。
        观察组患者经引导超声检查(仪器为EUB5500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0-10.0MHz,检查前需告知患者排空膀胱。体位为膀胱结石位,探头置于阴道穹隆部检查半环形及横纵切面。仔细观察并记录子宫壁厚度、回声、大小形态、子宫内膜线和子宫颈偏移情况,反复、详细、多角度观察病变异常部位,获得清晰图像后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诊断符合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符合率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子宫腺疾病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增大,质地变硬,月经期时会有明显的变软和压痛,子宫有所缩小,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可作为临床重要的诊断依据。超声检查属于无创检查,是AM重要的诊断方式,操作简单,患者和家属接受度较高,并且能够清晰的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以及位置,可以得到回声粗糙不均、肌层显著增厚、宫腔线可位移、子宫均匀性增大等资料,是安全可靠的诊断方式,但部分局限性病灶的患者与子宫肌瘤区分较为困难[2]。
        通过试验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诊断符合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腹部超声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视野宽、探查范围广、清晰显示子宫各层结构、全面观察子宫及轮廓和周围组织的特点,但是腹壁脂肪的厚度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清晰的结构难以表现,检测结果分辨率较低。经阴道超声探头的相对频率较高,与腹部超声相比较不容易漏诊,诊断的符合率更高。TSU明显的提升了图像的质量,对于细微结构如子宫囊腔、子宫壁等检查结果较为理想,组织的分辨率提升,可以反映出瘤体周围形成假包膜的情况以及子宫壁肌层血流情况,在AM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腺疾病诊断中效果明显,诊断的符合率更高,但是虽TSU优势突出,也会受深度、无法全面扫查体积过大病变组织的影响,因此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必要时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可以联合TSU和TAU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 周秉博.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69-70.
[2] 曹祥熙,刘芬.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7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