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品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   作者:郝小茹
[导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重要学科。在诸多的学科中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作为中国人首先应该学好汉语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重要学科。在诸多的学科中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作为中国人首先应该学好汉语。语文不仅仅是培养语文技能的学科,更应该是培养情感、陶冶性情、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方法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不少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老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这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局面,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怎样运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习语文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变先教为先学
        1.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语文教育本来就缘于生活。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前如死水一潭、缺少活力的“灌注式”语文教学弊端对新时期教育是极不利的。应充分把握和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更新我们的思想,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2.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先学后教”式教学方法。学生先学,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等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明白当前教学的起点在哪里,这样教师便于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3.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一点自由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疑惑,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
        4.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智力的开发者。传统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更新,是进行分组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尝试的关键。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活跃语文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轻松、愉悦,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合理分组,合作阅读
        语文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一般每小组由4-5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发言者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也可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擅长语言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分为一组。

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不再有置身事外的感受,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在每组中确定一个发言人,总结本组各成员的回答。这样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学会独立欣赏文学作品。
        三、开展思维激发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下,对课文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有效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同时运用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偏重记忆和知识灌输的状况,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其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进而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在课堂上可这样操作:
        1.教师在授课开始时精心设计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通过导语的激发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探讨。
        2.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探讨。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看谁对教师的提问能给以准确的回答,看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等等,由学生来解决一切问题,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以鼓励。激励学生独立、自由、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3.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等作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故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路架桥。
        四、把学生纳入课堂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的课堂,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应具有评价主体的广泛参与性。评价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既有教师的评价,也要引入学生评价的机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发言的评价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学生发言的评价中。在新课程、新理念下,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原则,大胆引入学生的评价,有个别说,个别评;个别说,小组评;个别说,集体评等评价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评说机会。在课堂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采用学生评老师的评价方式,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我可以让学生评老师:读得怎样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这样的评价形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乐于参与,从而在评价中学习,自然地形成了民主、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研究表明,课堂评价给学生提供了精确的、描述性的反馈。这种反馈包括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习。同时,这一评价结果还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课堂评价的信息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和促进学生的学都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上途径可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颜竞 《好家长》 2019年
2.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赵琦 《学周刊》 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