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交流 心的沟通

发表时间:2020/3/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3期   作者:张茜
[导读]

张茜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一小A区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121-01

        如果说小学是人生的基础,那么,班主任就是孩子人生的奠基人。班主任工作是崇高的,班主任工作却也是平凡的。没有催人泪下的事迹可供传颂,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值得宣讲,但我们是在用人格魅力感染教化,用一言一行润物无声。就是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伴着一个个孩子成长,让班主任成为孩子最信任的领路人。
        还记得刚踏上三尺讲台,我就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那时,我豪情万丈,觉得自己对付这么一群小毛孩,绝对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然而,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总觉得每天都有千头万绪的事情忙不完,而且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小学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本一无所知,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我深知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手把手地教起。可每天陷入无止境的、琐碎的班级事务中,我不禁焦灼难安。所幸,一名老班主任一语惊醒了我。他说:“别看这么一个个小不点,心里明白着呢!你可别把他们当成小孩子。”是啊!我每天忙忙碌碌,何曾蹲下身子,静下心来和孩子们交流过呢?
        从那之后,我开始着手改变自我,一点一滴地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开始打心眼里关注他们,关心他们,遇到事情不再是呵斥他们,而是先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给予他们发言权。慢慢地,我发现这群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家伙,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在制定班级规范的时候、在实施制度的时候、在班级事务决策的时候,我都要先与孩子们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做决定。孩子们执行起自己参与制定的规范制度时,也是积极性高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级基本走上了正轨,我深深地感到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个人的成长过程。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二年级,班级工作渐渐得心应手,我正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成就”中时,一个叫子强的小男孩打破了我的自我陶醉。这孩子在一年级时是个人见人爱的乖娃娃,学习成绩优秀,乖巧懂事,可刚上二年级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个人卫生糟糕,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教育过很多次仍不见好转。



        那天是一节自习课,学校召开临时会议,我来不及布置作业,只嘱咐了一句:“自己看书吧,别说话!””开完会,走出会议室,在楼下老远听到我们班里的喧闹声,其他同事都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我顿时火冒三丈,真想立刻冲进去好好训斥他们一顿。等我走到教室门口,纪律班长快步走过来说:“老师,子强拿了兰兰的彩色铅笔,跟他要还不给?”我一听就头疼起来:这孩子,又怎么了?我目光严厉地看着子强,心想:如果真是这样我绝不纵容,必须和他家长好好地告一状。就在这时,子强呼的一声站起来,把书往地上一摔,涨红着脸,歇斯底里地吼道:“不是我,我没有拿别人的笔!”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吃惊地看着我们。我也愣住了:好大的火气啊!只见他眼睛里饱含着泪水,小脸气鼓鼓的。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子强愤怒地跑出了教室。
        趁着下课的时间,我和子强的妈妈进行了一次电话交流,在与他妈妈的交流中得知她和孩子的爸爸离了婚,孩子一直担心父母离婚后就没人爱他了,再加上工作繁忙,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疏于管教,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习惯也逐渐变坏,久而久之,他对于妈妈的责备也是充耳不闻。挂断电话,我不禁沉思起来,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个孩子呢?想了很久,我觉得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关键是缺少关爱,于是我决定就从“彩色铅笔事件”着手,靠近他的内心。
        经过走访,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兰兰玩彩色铅笔时不小心崩到子强的书包上,子强在看书,根本没注意到。事情真相大白,我不禁松了口气。我找到了还在兀自生气的子强,走过去轻轻摸着他的头说:“对不起!”他也许没有想到我会郑重地向他道歉,微微怔了一下,情绪也稳定了一些。我又说:“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不是你拿的了,老师没能第一时间相信你,你能原谅老师吗?”他红着眼眶看着我,许久,才轻轻地点了下头。
        以后的相处中,我就特别留心这个父母离异的孩子,用心走进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从全方位对他关心,并用心引导他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生病时我主动关心他,每天多花一些时间,督促他完成作业,并在学习上给予单独辅导。渐渐地,他对我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心灵交流。在班上我尽量多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有意识地让他与同学们玩耍、游戏,融入班集体,感受班级的温暖。此后的一个学期,他与以前简直判若两人,成绩突飞猛进。看到他在我的陪伴下,渐渐变得自信、变得阳光,我想这也许是做教师最幸福的事吧!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艰辛都已烟消云散。
        爱在哪里播种,就在那里收获喜悦。巴特尔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执着,用我的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用我的爱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