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康复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3/1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期   作者:王洁芳
[导读] 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分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72.5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采取分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神经功能;分期康复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常见的一种脑微循环障碍疾病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原因与高血压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失语、偏瘫,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但疾病给患者神经功能带来不同程度损伤。因此,在术后应该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予以干预。分期康复护理作为全新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目标以加快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为主[1]。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分期康复护理,探究其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5.72±6.34)岁,出血量38~104mL,平均出血量(71.24±3.25)mL。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5.89±6.42)岁,出血量39~105mL,平均出血量(71.48±3.44)mL。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指导、健康教育及制动等。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其一,早期康复护理。嘱咐患者定期变换卧位方式,以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及仰卧位为主。术后2d帮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给予少量温水,于健侧口腔口角注入,观察患者有无呛咳情况,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锻炼。术后3d被动运动患者关节,采取内收、外旋、屈曲、折区、外展、背屈等,每日2次,每次20min。术后2d按摩患者上、下肢肌肉,每日2次,每次20min。其二,中期康复护理。中期对患者血压进行密切监测,护理人员在患者脑水肿消退后开展关节被动活动。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健侧手拇指上方放置患侧拇指,进行前屈、内收、外展等训练,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其三,稳定期康复护理。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对患者平衡能力进行锻炼,嘱咐患者端坐于床上,于前后方向对患者进行施力,保证患者调节自身平衡力。之后,对患者肢体负重能力进行训练,取患者端坐位,自然下垂双腿,双脚落地宽度与肩部相同,双手较差,患侧拇指放于健侧拇指,身体前倾,待肩膀与膝盖位于垂直线,站起并维持身体平衡。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与护理后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满分为24分,分数越低提示神经功能改善越好。
        应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流程、服务态度等,满分为100分。超过85分为十分满意,70~85分为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数据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为高血压,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高血压常见一种并发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程较重,若不及时予以治疗,极易造成患者死亡。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多种因素均可引发疾病,多发于50~70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春季与冬季多发[2]。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以恶心、头痛、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同时部分患者出现躁动、嗜睡、昏迷等现象,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中枢性神经衰竭[3]。
        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治疗过程中给患者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因此,应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予以护理。分期康复护理是在术后不同时期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康复早期以锻炼吞咽沟通、取舒适体位为主。中期康复以开展关节被动活动为主[4]。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肢体负重能力及平衡能力进行锻炼。以往护理干预缺乏神经功能锻炼内容,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增加并发症发生可能[5]。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分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研究结果与陈秀,杨昌美[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杨水平[7]研究中指出,分期康复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本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采取分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彩云.分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康复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04):44-45+48.
[2]程江波.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8,42(10):1033-1034.
[3]陈庆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8,27(09):98+100.
[4]何丽明,张绍华,王玉龙.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2):165-166.
[5]刘爱琴.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快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优化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0):4200-4201.
[6]陈秀,杨昌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优化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0):1318-1319.
[7]杨水平.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3):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