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3/1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期   作者: 肖玉洁
[导读] 研究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及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发生苏醒期躁动的6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躁动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麻醉用药类型、有害刺激、呼吸系统不稳定以及术前负面情绪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结论:导致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较多,护理人员应当针对不同原因施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苏醒期躁动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原因及护理措施
        全身麻醉苏醒期是药效退散后患者身体机能以及生理恢复的重要阶段,由于麻醉肌松药残留作用患者很容易出现躁动,临床表现为兴奋、躁动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对之后的手术产生影响[1]。尤其是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来讲,躁动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出现,气管脱落则无法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对发生苏醒期躁动的6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出现躁动的原因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发生苏醒期躁动的6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2.16±6.53)岁。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临床症状表现有语无伦次、呻吟以及肢体无意识动作等。
        1.2麻醉方法
        先进性麻醉诱导,阿托品0.5mg、咪达唑仑2mg、枸橼酸舒芬太尼 10~20ug、丙泊酚 2mg/kg以及罗库溴铵6mg/kg。然后进行麻醉维持,将1%、20ml/h的丙泊酚与0.005%、1020ml/h的瑞芬太尼持续泵入,可以给予患者4mg的维库溴铵来保持麻醉效果平稳。最后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控制在8l/h,呼吸频率调整为10次/分[2]。
        1.3观察指标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如果患者在吸痰等刺激下产生轻微的身体抵抗,在言语安慰下恢复平静,判定为一级;患者在未受刺激下出现躁动,其需要护理人员制动才能恢复平静,判定为二级;如果患者肢体、头部有剧烈挣扎,并且需要多人护理,判定为三级。
        2结果
        44例患者中,一级躁动构成比为68.2(30/44);二级躁动构成比为20.5%(9/44);三级躁动构成比为11.4%(5/44)。其中镇痛不到位引起的躁动计18例,有害刺激引起躁动计12例,麻醉用药引起躁动计8例,呼吸系统不稳定引起躁动计4例,术前不良情绪引起躁动计2例。


        3讨论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较多,包括麻醉用药、镇痛不到位、有害刺激、呼吸系统不稳定以及术前负面情绪等。部分药物会导致麻醉后兴奋,在抗胆碱类药物应用中较为明显,这些药物很可能导致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出现躁动。患者由于生理、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麻醉剂和镇痛药物使用时很难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很容易因为镇痛不到位出现疼痛。气管插管属于外源性刺激,很容以引起患者生理不适,进而出现苏醒期躁动,此外麻醉操作不熟练、大手术等都属于可能引起躁动的有害刺激。部分全麻可能导致患者供养不及时引起患者呼吸系统不稳定,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起到梗塞等病症,进而引发苏醒期躁动[3]。此外,患者由于对手术不了解,过分担忧手术风险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的负面情绪会对患者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麻醉效果,所以患者会出现苏醒期躁动。
        护理人员应当针对引起躁动的原因施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躁动引起的损伤。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访视,向患者讲述手术相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降低患者因为不了解手术产生的担忧情绪。对于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施以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情绪。在气管插管前,需要先在导管前段三分之一出涂抹适量的利多卡因,利用其对器官粘膜出的刺激来降低气管插管带给患者的不良体验。通过控制有害刺激,能够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从而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护理人员一定要在清除咽喉部的分泌物后再拔除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拔除后,指导患者将痰液咳出,如果患者无法自主咳痰,采用吸痰器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顺畅。如果患者在咳痰时发出尖锐的喉鸣声,说明患者出现喉痉挛,需要及时给氧。并展开相应的救治措施。在患者麻醉以及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监测患者的身体体征变化,保障呼吸道顺畅,同时观察患者循环系统是否稳定。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观察药物是否会引起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关应对措施。在患者处于苏醒期时,医护人员应当守护在患者身边,观察患者变化,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必要时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减少躁动引发的伤害。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较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护人员应当针对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施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躁动发生率,保障患者苏醒期安全,从而促进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彭文丽. 全身麻醉胸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6):869-870.
        [2]周楠,张美芬,袁京燕,袁文英,徐丽倩,雷文静.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2017,24(19):47-51.
        [3]李铭皓. 胸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0):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