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3/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第2期   作者:姚启凤
[导读] 目的 研究并探讨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摘 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ICU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确定其临床资料的完备性。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实验对象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且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PSQI等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两项指标比较,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改善,从而优化其对护理满意度
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重症;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引 言:ICU重症病房是抢救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该场所病房的患者都是危急重症,病症病情发展较快 [1] ,起病突然,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有相关研究发现,患者到重症病房以后,由于对环境的陌生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的不良情绪,不利于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给予心理护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心率和血压稳定,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促进患者恢复 [2]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价值,现在把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ICU收治(2018.06~2019.06)的重症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确定其临床资料的完备性。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实验对象划分为2组——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8:17,年龄在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9±3.42)岁,入住ICU的时间为3~12d,平均入住ICU时间(7.68±2.12)d;观察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6:19,年龄在2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7±3.52)岁,入住ICU的患者为3~12 d,平均入住ICU时间(7.18±2.24)d。以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以监测患者病情与生命体征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关护理即可。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其主要包含:(1)沟通干预。在患者进入ICU病房后,必须要及时对其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进行监测,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部分患者缺乏自主沟通能力,要以观察为主。在与具备沟通能力的患者进行交流时,要以患者的社会背景为依据,采取其能够了解的形式来进行,从而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使之配合临床工作的开展。(2)音乐疗法。在ICU中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得患者的情绪得到舒缓,有助于放松,优化其睡眠质量。(3)心理支持。在患者入住后,需要保证巡视与陪护时间,及时对其需求进行了解。尽可能对患者提出的一些合理需求加以满足,使之感觉到尊重。同时,对患者的主诉进行倾听,并适当的进行疏通,使得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病情康复。
        1.3 评价指标
        采取患者调研表的形式,来对其满意度从三个层面进行调查——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同时,以汉密尔顿量表来对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进行调研,同时,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按照统计学软件的分析方式,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x±s)和率(%)表示,并且经由t或者x 2 进行验证。唯有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且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PSQI等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两项指标比较,P<0.05。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隔离和封闭的,患者家属不可以随意进出,患者缺乏家属陪伴,患者很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3]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基本护理为主,但是基本护理护理人员不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影响护理效果,不利于患者预后。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缓解患者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4] ,促进患者早日恢复。ICU重症患者在治疗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使之负面心理严重,限制着治疗效果。为了保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理稳定性,临床对这类患者提出了心理护理 [5] 。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沟通,赢得患者信任感,护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并且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这种干预措施,以患者的情绪为基础,在与之进行沟通后,了解患者的基础心理需求,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使之感受到人文关怀与周围人的支持,进而有较为积极的治疗状态 [6] 。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满意度和负面情绪等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对照组评分更高,两组结果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且P<0.05。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两组结果差异明显,且P<0.05。说明心理护理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身心得到放松,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其不良情绪进行改善,从而优化其对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具有值得在临床
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 艳.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3):113+115.
        [2] 曲慧娟.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124.
        [3] 李炫杜.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0):89+92.
        [4] 冯海丽.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A].中华护理杂志社.2019年全国护理新进展与选题写作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护理杂志社:中国医药教育协会,2019:2.
        [5]  山广慧, 金娜, 董青, 等.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5): 940-943.
        [6]  陈凤. 探究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29): 5638-56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