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晋宁供电局 云南昆明 650600)
1引言
电力电缆在电力网中起到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随着城镇化建设及人民群众对优质电力需求,电力电缆越来越多的运用到配电网中,其在解决线-树矛盾、线房矛盾,城市景观美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供电企业在未规范化管理之前存在管理、要求方面的制约,导致部分电缆线路通道路径、型号、长度等基础资料严重缺失,并存在部分直埋电缆情况,当电缆受外力破坏、过负荷等原因造成短路或接地故障时,难以快速查找到故障点,对于直埋电缆而言,即使找到了故障点,但由于电缆路径难判断、无新电缆敷设通道等因素制约,导致抢修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同时,由于施工人员、运行人员技能水平的不足,存在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验收工作走流程、常规预试定检工作未开展等问题,使10kV电缆运行维护存下了较多欠账。
210kV电缆存在问题
(1)电缆通道环境恶劣
城区内的大部分电缆通道环境恶劣,存在标示不清、污水倒灌、通道堵塞和积水严重的问题。且由于城区地铁、道路改造和人防工程建设等的施工工地较多,存在较大的外力破坏风险。
同时,电缆通道由市政或客户建设后移交供电企业使用,电缆通道及电缆施工建设质量无法保证,尤其电缆盖板及支架等附属材料质量差,损坏情况严重。
(2)电缆通道不满足需求
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前期电缆及通道规划前瞻性不足,设计标准兼容性和灵活性不够,城区中心主干道的电缆通道超容情况突出,电缆通道内已无应急通道裕度。
(3)电缆基础数据管理不到位
电缆基础管理薄弱,相当一部分的电缆线路前期入网投运验收的检测资料缺失,图纸资料和通道路径不准确,电缆附件制作记录和中间头位置等关键信息有缺漏。运维抢修人员对部分电缆的路径走向不掌握,缺少准确的电缆通道工井位置、剖面图、电缆埋深、排布方式等信息。
(4)专业技术力量培养不足
由于供电企业目前工作中心基本上在管理和运行维护上,施工作业基本上是由施工单位负责,导致运行人员对电缆制作工艺不清楚,验收工作也就成了走形式。运行人员针对电缆设备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尤其是熟悉电缆设备结构、掌握电缆附件制作、电缆线路检测和电缆故障定位等核心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原认证的少量电缆附件制作资质人员未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导致电缆人才力量进一步流失,电缆旁站验收机制未能得到有效管控。
(5)预试定检工作未常态化开展
目前电缆主要以开关柜超声波局放检测和红外测温作为电缆设备运维管理的主要工作。但由于人员技能水平不足及供电企业未形成专业化管理,人员培养跟不上预试定检工作要求,导致预试定检工作只能小范围开展,且只能进行简单的绝缘电阻遥测、外观检查。
3防范措施
(1)做好电力规划
分析电网发展需求及存在问题,充分利用政企合作机制,促请政府推动电力线路路径及通道规划纳入辖区地方政府市政道路及管网规划,配合政府完成电缆通道规划编制,确保电力规划与市政规划相统一。
对于城市中心区域,综合考虑新建、扩建电缆通道难度及施工复杂性,适度超前考虑通道资源规划。针对市政规划调整、负荷发展变化等情况,及时做好城市配电网地下电力管线规划滚动修编。
同时,做好一、二次设备同步规划。
在电缆通道规划阶段综合考虑后期电缆及通信光缆使用情况,确保配电通信光缆与电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2)严把设计关口
完善电缆通道标准设计,对标准设计中通道防火、中低压电缆及通信光缆同沟分层敷设隔离要求,电缆通道最低设计要求原则及适用条件,通道新建、改建、扩建相应技术要求等提出优化建议,提高标准设计的兼容性与适用性。
同时,对户外开关柜和电缆通道设计审核把关,严格按照规程标准审查电气、土建设计方案,从源头上控制户外开关柜直接安装在电缆通道上等不满足设计标准或低设计标准的情况出现。直接安装于电缆通道上的户外开关柜,要求在电缆进出户外开关柜柜体下方通道内进行防火分隔和封堵整治,利用防火包和有(无)机防火堵料制作防火墙。
对户外开关柜或箱变等设施本体下方的高低压电缆和通信线缆要求全部涂刷电缆防火涂料。
(3)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和验收管理。
按照设计标准及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按照工艺要求制作电缆附件,规范摆放电缆和光缆,杜绝野蛮施工。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通道内废弃电缆、光缆及附件,做到无缺陷和隐患交接。
按标准开展电缆附件施工关键工序、交接试验旁站监督,并拍照存档,具备条件(配置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仪)的单位应将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作为交接试验内容。完善电缆通道施工验收流程和要求,有条件的在通道建设期间开展中间检查和质量抽检,发现问题责成施工单位限时整改。
(4)开展运行维护工作
制定电缆及通道巡视计划,根据巡视计划开展巡视工作,对电缆路径状态、型号、长度、安健环情况进行核对收资,掌握通道内的电缆分布、直埋、敷管、是否存在隐患、缺陷等基础数据。
持续开展电缆通道隐患排查及整治针对电缆通道超容、长期泡水运行、同沟敷设低压线路、存在可燃物等开展隐患排查,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并确保按期完成,对电缆通道盖板及支架等附属材料损坏的情况,及时利用日常维护项目进行修缮,并做好专项大修储备。对满容和超容通道进行梳理,制定应急预案,并研究考虑增加通道的措施。
同时,健全电缆通道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明确管理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分工协作,实现电缆通道隐患治理全过程闭环管理。
(5)建立健全政企联动机制。
加强与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促请政府部门明确电缆通道规划、建设、运维要求。与政府联合开展涉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外力破坏防治等工作。
建立外力破坏黑点档案和责任追溯机制,确保每条电缆责任到人、措施到位、问责要严。收集共享涉电施工信息,提前介入管控外力施工破坏。联合政府部门对地铁、市政等施工企业的开挖作业综合管理。逐步完善防盗电缆沟盖板、入侵报警装置等技防措施。
(6)加强人才培养及资质管理。
加强运维人员技术技能培训,提升配电电缆运维人员和验收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定期开展现场技能竞赛及经验分享,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健全配电电缆技术传帮带激励机制,带动引领配网电缆业务整体高质量发展。
明确电缆附件制作岗位持证要求,完善评价标准,加强对施工人员持证上岗资质审核。建立健全持证人员信息档案,实时更新持证人员考试信息、施工信息及不良记录信息,对持证人员进行定期复审,严禁不具备资质的人员无证作业。
4小结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配电网10kV电缆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规划涉及、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基础资料收集、人才培养方面对如何做好10kV电缆运行维护提出了防范措施,该措施的执行对做好10kV电缆运行维护具有良好作用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