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 配电架空线路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3/16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20期   作者:宋艳茹
[导读] 完善的配电线路设计,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设计需要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
        摘要:完善的配电线路设计,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设计需要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10 kV平稳线路设计也不例外。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上,加以创新,以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为目的,还要兼顾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若投入更多科研力量于10kV配电架空线路设计领域的研究中,必将有利于未来配电网系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10kV配电;架空线路;设计要点
        前言
        在我国各项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我们国家的科技获得了不断地创新,对于配电架空线路设计的研究愈来愈重视,而10 kV配电架空线路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推动力量。针对10 kV配电架空线路,如何使它更有利于电网的发展,如何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为一大难题,将对其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110 kV配电架空线路设计出发点
        从某种角度来讲,世界各国的进步离不开配电网的运用。在如今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运行都和电力息息相关。若没有电力系统的保障,恐怕社会也无法有序发展。因此配电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10 kV配电架空线路成为关键要素,其不仅保障电力资源有效利用,还大大节省了建设电力工程所需的成本,但此线路要想在国家电力系统中发挥其价值,还要在一些方面满足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规避其可能对人类的伤害。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上,加以创新,以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为目的,还要兼顾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目前研究表明,10 kV配电架空线路设计领域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若投入更多科研力量于10 kV配电架空线路设计领域的研究中,必将有利于未来配电网系统的和谐发展。
        210kV配电架空线路设计要点分析
        2.1采用基础设计的要点
        设计者若想基础设计过程开展顺利,必须关注到地形因素、土壤特质、水文特点等因素对线路铺设的影响。设计过程中应当仔细分析这些因素可能会对设计产生的影响,最终选择科学合理的基础形式。10 kV配电架空线路的基础形式含有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两类,这两类各有其特点,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受力的形式不同。来自二者之中的倾覆类形式,现在在一些工程中被广泛运用,倾覆类比较广泛存在的形式为卡盘,其特点是承受倾覆力矩的压力。相比较来说,另一个铁塔基础主要采用灌注桩形式来使其基础形式稳稳扎根于黏性或沙性土中。无论倾覆类基础形式和铁塔基础形式,在不同的安装环境下二者各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最终都是为保证基础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降低输配电线杆塔的接地电阻
        就输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来看,若杆塔的接地电阻相对较高,那么其遭受雷击的可能性也就会因此有非常大幅度的增加,那么所带来的损失也会因此增加。为此,在设计输配电路杆塔的过程中,必须对杆塔的耐雷情况以及接地电阻进行合理的计算,使其能够形成一个反比例函数干洗,从杆塔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配置一个相应的土壤电阻率,并选取最佳的位置来进行施工,这是实现对输配电线路杆塔电阻进行控制的最有效的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对接地体射线进行延伸,对接地体进行深埋处理,输配电线路杆塔接地体的深度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选择,若处于非耕地地区,那么其深度应当达到60 cm以上,而针对耕地地区则深度必须超过80 cm。若出现接地电阻并未达到相关指标的情况,可以通过接地体射线进行延伸的处理方式来实现对接地电阻的控制,然而,针对接地体射线若超出了8根的情况,那么就无需实施延伸处理。
        2.3路径选择
        第一,在进行架设杆塔选择时,应该尽量选择避开当地居民的居住地。此外,需要尽量避免配电线路横穿野生动植物的生活区,减少对当地居民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第二,路径设计需要尽量减少拐角的出现,从而减少施工的困难程度,提高施工效率。

此外,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提高方案的经济性。第三,在线路铺设工程中,为了减少对当地居民田地、房屋的占地,需要借助当地环保和相关部门解决类似问题,以提高铺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主动寻求当地负责部门对施工方案检测的方式,加速施工进程,同时解决因为占地和环保问题带来的后顾之忧。第四,线路的铺设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用电问题,因此在进行线路铺设前需要调查当地居民的用电情况和未来在用电方面的增长情况。不能为了普及线路铺设,在无需铺设线路或者不需要铺设大量线路的情况下进行线路铺设,从而切实提高线路铺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此外,应该选择在不经常受到影响的地方增强施工效率。
        2.4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在对变电站主接线形式进行选取时,应该综合多项功能的实际用途展开,由此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日常运作过程中还能够呈现出最为理想的性能与状态。通常而言,电气主接线是进出线及电源的核心部分之一,若是进出线数量相对较多时,为了可以更为便捷地汇总以及配置电力,多数会在中间区域设定母线,由此促使接线更为便捷,输电更为迅速,对输电设备的装置以及扩建具有关键性的辅助作用。通常10kV侧进线2回,应该运用多种接线形式,其中单母线划分多段接线、双母线接线以及旁路母线单母线分段接线都包含在内。运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对10kV侧进线进行接线时,不仅所需成本价格相对较低,并且其实际操作需求也相对较低,可以为后续作业操作奠定基础,若是其中某个母线出现故障现象,那么该母线上的进出线则会失去其自身的电源。按照双母线接线形式,添加一组母线,该接线形式所需应用的成本造价加高。而按照旁路母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对10kV侧进线进行接线作业,技术人员在对故障问题做出进一步处理时,则不再需要利用其他形式的断电方式,就能够确保回路电力的正常应用,呈现出了较为高效与优质的供电性能。若是10kV侧出线20回,通常类属一级负荷,多利用供电接线方式为科学划分单母线的形式,由此可以有效减少线路连接所需应用的成本。将该形式应用于10kV配电设置中,能够优化线路供电的整体性能。旁路母线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虽然能够进一步优化供电性能,但是却需要利用较大的成本造价才能够实现。利用单母线分段形式进行接线,不仅同样可以达到供电稳定的标准需求,还可以有效减少资金投入成本,所以10kV侧出线20回利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展开接线是最为科学合理的。
        2.5绝缘子的设计与选配
        10kV配网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电杆类型,选择最为适宜的绝缘子型号,以防两者不匹配。最为常见的当属直线杆,针对此电杆类型,需要有效利用铁横担绝缘子,如若电杆而为耐张杆,那么此时设计人员应当有效利用悬式绝缘子。值得一提的是,在绝缘子的选择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外界因素,譬如,粉尘污染、外界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大气污染等等,应确保所选用的绝缘子具备抗污染能力,体现其应用优势。如果绝缘子的应用环境处于重污染区域,那么导线也会常受污染的侵袭,针对这一情况绝缘子的选择与应用应当更加注意,并保证绝缘子的使用性能。
        结语
        目前10 kV配电架空线路设计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由于其对国家电网的重要性,此领域也必然会吸引到更多的科技人才。所以,明确把握设计要点,进而提高线路设计水平,积极优化设计方案,最终达到保障配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伟国,沈红留.10 kV配电架空线路设计要点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67-168.
        [2]汤锦洪.10 kV配电线路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8(3):270-271.
        [3]刘刚,席禹,唐军等.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引雷对附近10kV架空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特性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4,40(3):690-697.
        [4]由学旭,张成君.光纤复合架空相线(OPPC)在10kV农村配电网改造中的应用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25(12):148-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