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策略

发表时间:2020/3/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作者:裴宝成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下,虽然许多教师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但阅读一直是小学生语文发展的主要障碍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虽然许多教师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但阅读一直是小学生语文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抽象思维和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只靠生硬的照搬阅读技巧进行阅读,导致学生虽然可以浅显的读懂这篇文章,却不能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深意。由于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体验式阅读,教师可能希望在小学组织语文阅读活动时使用体验式阅读,让学生从个人经历中获得很多感性的知识,从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小学语文;构建策略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这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教师应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注重学生的普遍性与个性的融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逐步提高个人素质和素养。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都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对于专心的做好阅读还十分困难。体验式阅读教学全面应用于学生的眼、耳、鼻、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五官,高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长期实践证明,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应积极采用这一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概述及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阅读文本的情境,在对话和交流中分享阅读体验,从而建构自己独特的文本意义的教学过程。而体验式阅读教学更注重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感知和体验、大声朗读的语言体验、交流和讨论的对话体验、个人意义的建构、情感的培养和情感的丰富。其原因是体验式教学能更好地感受阅读文本的人文特征,对学生情感的丰富及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阅读本身具有一定的个性,不同的主题往往有不同的内心感受,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去思考。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加强,考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基础。阅读不仅强调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不仅如此,阅读是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最大的题目类型,所以必须要寻找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图片、视频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将阅读的文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从而可以充分的理解作者的想法。然而,我国小学阅读教学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课外阅读,忽视了课本的阅读材料。他们只注重阅读的量而忽视了阅读的质量,从而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其次,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的信赖所谓的阅读技巧,并将其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做阅读时生搬硬套所谓的技巧,从而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2.1    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体验式阅读教学强调学生能够独立理解文本,内化文本的知识和情感,而教师则更多地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体验过程。因此,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往精心固定的教学过程设置到情景设置和学生体验的启发,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这一变化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当学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时,他们会更积极地参与阅读。
        2.2    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从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概念性的阅读文章的情感和内在意义。而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中,则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交流,对提高学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3    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为了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体验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倡导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精神的碰撞。教师在阅读经验、知识储备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学生。当教师和学生作为共同的读者进行交流时,毫无疑问,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三、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建构策略
        3.1    重视教材的应用
        语文教材是由语文教学领域的权威教育专家根据小学生的阅读水平编写的。其中所选取的内容都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及对知识的接受水平进行选取的,具有十分高的教育意义。所以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利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和阅读,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个人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不仅如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发扬自身的风格,如风趣、幽默等风格,发挥自己最积极的一面进行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对文章做出更好的理解。
        3.2    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教师通过对阅读内容的讲解来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理解生活,思考世界,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对教师讲解内容进行消化。由于阅读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在课堂上应多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理解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课后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遵循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积极反思教学,总结优缺点,为更好的体验式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3.3    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及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人们获取阅读知识的途径已经向网络电子媒体的方向进行转移。学生对网络阅读存在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等阅读手段进行阅读,并提议学生在阅读时写下一些随笔,从而利用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兴趣,更好的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充分的运用新媒体教学,可以放映一些视频,图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结论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形成的。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体验式阅读教学进行了概述及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为其充分应用于教学当中提出了建构策略,旨在提高我国的阅读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海峰.人文教育视角下的语文体验式教学摭探[J].成才之路,2018(29):17.
        [2]肖莹. 深度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师永健. 小学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