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病“根”,对症下药——六年级数学典型错例成因及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3/4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作者:朱香珍
[导读]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题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六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最后阶段,进入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错误较之中低年级更多了,错误面更广了。在对六年级分数(百分数)典型错例的梳理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四种典型错例的类型。面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各种错例, 作为小学毕业班的教师,我们有必要对错误成因作理性的分析,引导学生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马山镇中心小学,312087)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题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六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最后阶段,进入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错误较之中低年级更多了,错误面更广了。在对六年级分数(百分数)典型错例的梳理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四种典型错例的类型。面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各种错例, 作为小学毕业班的教师,我们有必要对错误成因作理性的分析,引导学生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对症下药,并寻求相应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错例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