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合理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建议,进而保证建筑项目的稳定性。文章首先介绍深基坑支护技术,其次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及对应技术要点,最后分析支护技术的作用。希望能与同行分享技术经验,将深基坑支护作用在高层建筑施工领域中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作用分析;策略探究
在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拓展,土地资源日渐短缺,这促使建筑工程朝着纵向发展,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施工期间不仅提升工程整体的作业量,并且对各项结构施工质量也提出较高要求。深基坑是基础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施工效果关系着后续施工作业的顺畅度、工程项目整体安稳性及使用寿命。可见,在建筑施工期间,深基坑支护施工起到很大的作用。
1、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概述
当下,深基坑在工业级民用建筑施工领域均有较广泛应用,为确保建筑工程基础及施工环境的安稳性,就需使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予以辅佐。近些年,深基坑支护技术也有很大发展与完善,并且依照施工地形与地质条件的差异性也发明了不同支护技术类型。在业内,通常将挖掘深度≥5m,或深度<5m但地质条件、地下管线敷设复杂的工程,均称之为深基坑工程[1]。在深基坑具体施工实践中,应加强施工材料的检测、施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基坑支护,以减少周边环境对施工过程安全形成的影响,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在建筑工程领域,深基坑支护技术特点有区域性、风险性与随机性。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及作用分析
2. 1土层锚杆支护
土层锚杆支护等同于将支撑结构增设于建筑区域土层内,以强化整体土层结构的安稳性。改支护技术的应用流程可以做出如下概述[2]:(1)勘察工程现场条件、调查材料市场,拟定相应的施工进度规划;(2)依照工程施工要求制作锚杆杆体时,对锚杆尺寸予以分层处理,不同层次结构采用的成孔工艺存在差异性;(3)施工人员依照工程设计图纸、地质调研报告等,科学布设基层成桩以及成孔方位,并把两者的高度差控制在60.5cm以上,钻孔宽度>6.5cm;(4)在水泥浆注浆操作时,应对注浆管道的顺畅性、设备运转状况及注浆材料质量有全面掌握,并在注浆期间,加强注浆速度的调控,从根本上保证注浆施工效果。
2. 2土钉支护
土钉支护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常用技术类型之一,该项技术的应用原理是于工程作业区布设数目适宜的成桩点,将配制好的水泥浆浇筑在在成桩点内,其凝结以后,就能有效的提升深基坑围岩强度。该项支护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应予以如下几点问题一定重视:(1)加强成孔直径的控制,应依照作业区土层松散度、土层厚度等指标调控成控直径,通常情况下,成孔直径≥10.5㎝;(2)加强掘进速度与力度的控制,保证水泥浆喷射施工的时效性,其有益于增强建筑基础结构的安稳性;(3)加强钢筋笼捆扎长度的控制,结合既往施工经验,钢筋笼长度至少应该是钢筋内径的25倍;(4)做好注浆管与土钉成孔的间距的调整,应把间距控制在25.6~30.5㎝区间内。
2. 3护坡桩支护
采用该类支护技术时,应予以如下几点问题一定重视[3]:(1) 加强水泥浆拌和比的控制,借用水泥泵运送水泥浆,加强水泥浆运送状态的监督,如果发现水泥浆出现离析现象,则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二次振捣处理,这是提升水泥浆匀称度的最有效措施;(2)水泥浆浇筑过程中,加强浇筑力度的调控,以防力度过大形成外部应力,降低地基结构的安稳性;(3)捆扎钢筋笼期间,建议采用焊接技术予以二次固定处理,特别是在焊接反筋时,应吸附于主筋表层,减少或规避混凝土压力过大的情况,维护钢筋笼结构的紧凑度。
2. 4连续墙支护
连续墙支护也是强化深基坑结构强度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在实践应用中施工人员应予以如下几点一定重视:(1)全面采集工程施工区的基础材料,依此为基础拟定深基坑施工计划;(2)为全面提升连续墙支护施工效果,建议施工人员建设先导墙,加强其深度指标的调控,通常在155cm内就能符合基坑基础结构固定要求,并确保其高度比水平地面高出15.5㎝以上;(3)施工单位一定要立足于工程建设实况,可以选用成槽工艺,并将其长度控制在7m内。在浇筑水泥浆过滤成中,应加强浇筑速度的调控,依照工程实际,酌情予以二次振捣处理,这是保证支护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
3、作用分析
3.1土层锚杆支护
该类支护是采用主动的形式,对岩土体予以加固,其作用是预防土体结构形态改变,减少或规避坍塌等不良情况。锚杆支护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和其他基坑支护技术结合使用,进一步优化土体支护效果[4]。土层锚杆支护实践应用中,采用金属构件、木件、聚合物件或他类材料制作成杆柱,在有关机械设备的协助下打到地表岩体或硐室周边岩体事先钻好的孔内,采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或者依靠黏结作用促进围岩与稳定岩体两者有效结合过程,进而取得良好的悬吊、组合梁、补强效果,以此方式实现预期的支护目标。鉴于土层锚杆支护有如上优势,目前在矿山、建筑及水电等诸多领域中均有应用。
3.2土钉支护
(1) 土钉与土体共担外荷载与土体自重应力,土钉有分担作用,因为土钉的抗拉抗剪强度处于较高层面,故而土体进入塑性状态以后,应力向土钉内缓慢转移,土钉分担作用更为显著。
(2) 传导与扩散应力的作用,延迟开裂区段的形成与进展。
(3) 约束坡面变形的作用,在土钉施工期间,钢筋网喷射砼面板与其一并安设于坡面上,对坡面开挖卸荷而产生的膨胀变形起到良好的制约作用,提高对边界结构稳定性的约束效果。
3.3护坡桩支护
在业内,护坡桩支护又被称之为“排桩”,实质上就是在挖基坑时候采用的一种边坡支护形式,作用是确保挖基坑的稳点,维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性。现阶段,基坑支护常采用的护坡桩支护形式以桩撑、桩锚、排桩悬臂等为主。其在地下水控制、临边防护、坑壁支护、排水、土方挖掘及基坑变形监测等诸多领域中均体现出良好效能。
3.4连续墙支护
连续墙用于深基坑支护领域中,具有振动微小的优势特征,能将对工程周边环境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这是其他支护技术不能相毗邻的[5]。该项施工技术工艺占地面积相对狭小,且还能有效应用建筑红线之内的有限地面和空间,将建筑投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高层建筑的地下连续墙刚度整体偏高,就厚度而言,国内连续墙目前能达到的厚度为0.6~1.3m,国外能达到3.2m,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基坑开挖工序中,提高其承受土压力的能力,进而有效规避地基沉降与塌方等事故。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是重要一项基础工程。在地质结构稳定性与人为操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深基坑施工进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塌方、变形等质量问题,而若能积极应用基坑支护技术,其能起到良好的支护、巩固效果。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需持续完善支护施工技术,加强各个环节施工质量的控制,以真正提升深基坑施工安稳性,将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提高建筑工程结构可靠性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宏杰.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主要问题及对策[J/OL].世界有色金属,2019,41(20):258+260.
[2]刘文锋.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工艺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12):76-78.
[3]周彤.基于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和对策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03.
[4]窦方涛.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降水设计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25(34):45-46.
[5]韩梦歌.深基坑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2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