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贺兰水库安全运行管理

发表时间:2020/3/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4期   作者: 葛伟
[导读] 水库在防洪、排涝、防灾和减灾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摘 要】 水库在防洪、排涝、防灾和减灾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对于农业灌溉、居民的生活用水、生态环境及经济的发展等很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随着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视,而水利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基础,因此加强水库的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关键的。
        【关键词】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方法
         贺兰水库位于渭河流域石川河左岸一级支流温泉河下游,坝址地处富平县留古镇南部的贺兰村西1.2km,距富平县城15k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的Ⅳ等小(1)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345.67万m ,枢纽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洞三部分组成。建设贺兰水库工程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农业灌溉、人畜饮水等综合效益,为了使水库工程效益达到最大化,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水库工程运行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工程如何利用与管理。利用是指发挥水库工程的效益,是运行管理的核心;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及延长其寿命。管理是一项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需要掌握水文气象知识和工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运行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库工程的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1.贺兰水库工程管理的现状
         1.1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不合理,管理落后
         贺兰水库兴建于1970年4月,1972年4月主体工程的土坝和放水涵洞基本完成,后因为河水断流,溢洪道工程延迟于1976年6月方才建成。贺兰水库是一项边设计、边施工工程,无正式图纸,无地质勘查资料,坝址坝型工程规模均属三结合产物。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大坝加固、左坝肩防渗墙、溢洪道改造、放水设施改造四部分。
         首先,由于贺兰水库受到特殊年代的局限,水利工程只注重功能,缺乏整体规划,水利工程外观粗老笨重、缺乏美观和合理设计。同时,资金紧缺,就简意识浓,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而工程立项又缺乏可行性论证,对国家规定的技术标注和规范并没有付诸实施,这样的水利工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 其次,由于缺少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贺兰水库水利工程长期处于不规范的管理的状态,导致了水利工程设施的老化失修,损失严重,这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1.2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
         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工以后,水利枢纽工程质量和防洪抗洪能力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在贺兰水库原有的管理队伍中并没有及时配备技术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这使得水库的运行管理得不到科学的技术指导,使水库不能有效地发挥其职能。
         2.要做好贺兰水库运行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2.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水库运行管理工作的责任重大,以预防为主应贯穿于水库运行管理的全过程,以此来提高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只有做好水库管理的预防工作,才能做到安全第一。
         2.2重视标准化管理,做好技术资料管理工作
         重视水库的标准化管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水库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水库的标准化管理应包含质量标准的管理和工作量标准的管理。质量标准的管理是指应保证工程设备具有良好的运行状态和程度;工作量标准的管理是指使设备达到质量标准应必须做的工作,是质量标准管理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实现质量标准的前提和保证。

水库运行管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内管理人员要经过几轮甚至几十轮的更新,但是管理工作是具有连续性的,因此应做好技术资料的管理,以保证水库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2.3逐步实现管理的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已成为水库运行管理的趋势,它包括水工机电设备操作运行的自动化,大坝观测的自动化,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的自动化等。如远程操作控制、各种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技术档案管理和智能化和数字化等。
         3.加强水库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健全管理队伍,提高管理素质
         水库的安全运行,离不开专业管理人员的参与,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巡视检查、工程养护、实施水库调度、抢险救灾、水毁工程修复及资料整编等,都需要专业管理人员负责操作。适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3.2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才是最关键,应健全完善管理体制,理顺管理与经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水库的管理看护,落实相应的管理责任,形成一整套促使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运转机制,真正做到“建得成、管得好、长收益”
         3.3加强水库枢纽的养护维修
         做好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以“经常养护,养重于修,修重于抢,随坏随修”的原则始终保证工程状态完好和设备运行正常。维修养护分为经常性养护维修、随修和抢修。经常性养护维修要求根据平时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日常的养护维修局部的修补,当工程发生较大损坏,维修工程量大、技术性较复杂时,编写书面报告,报上级主管机关;编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并及时逐年修订。当工程发生紧急事故,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时,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抢修,并报主管机关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
         3.4建立良性的水库运营管理机制
         建立严格的管理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应加强水库大坝的监测和观测工作,配备齐全的监测设备,建设必要的观测设施,采用先进的观测手段,对大坝进行及时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大坝的隐患。完善水利工程设施的监管和维护,这对保障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积极意义。
         3.5加强水库法规建设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法规,主要包括与水库大坝管理有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标准。水库大坝管理法规建设是水库大坝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要求水库大坝实现法制化管理。
         3.6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陕西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水库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提高水利工程效益的有力保障。
         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水库则是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在抗洪抗旱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库管理人员更应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国家水利部水利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为适应现代管理需求,学习新的知识和管理技能,使其不断规范发展提高,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