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微课 展现初中历史教学魅力

发表时间:2020/2/27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41期   作者:张敏
[导读] 当我们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微课出现了,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设计微课,让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中学  256600
        摘要:微课,其实就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一种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教育研究人员设计的一种情景化的视频教学资源,微课的内容大部分是某个学科的知识点,还有少部分是为了推动教学环节而开发出来的。它能支持情景化学习,无论你是在家,在学校,在食堂还是在车站,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历史就是记录过去的人物和事件的一门学科,因为特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有他们发生的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学习起来往往很困难,很多时候都无法摆脱空洞的说教。当我们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微课出现了,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设计微课,让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魅力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微课,能够充分提高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微课具有灵活性,它包含有视频、图片、文字、语音等信息,能帮助同学们对历史中的人物或事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一般是进行空洞的陈述,同学们无法深切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及结果,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著名教师毛金文曾经说过:“空洞的历史教学只是语言的描述,根本无法让我们体会历史人物的英勇无畏,体会历史事件的惊心动魄,课本上描述的只是刻板、冰冷的或符号化的形象,学生根本感受不到历史的震撼和魅力。”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进行历史教学,不断展现历史的魅力。
        一、微课让历史教学展现语言的魅力
        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和表达的语言有很大的关系,语言的魅力就是让同学们获得最真实的历史感受,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演绎下,同学们可以在头脑中想象出当年的历史画面,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发生与变革,这样好玩又有趣的课堂氛围,能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思考。接下来,我以五四爱国运动为例进行具体介绍。五四运动其实就是1915年5月4日由爱国学生和工人们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那时的人们,为了追求自由和和平,勇敢的向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反抗,当时的人们是英勇无畏的,因为反抗的人很可能被封建政府杀害,这样充满血泪的历史事件,我们只有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相关知识的学习才能了解到。但是,老师的热情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保持激情,虽然有时候能给学生们生动地讲解,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没一节课都能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讲解,达到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效果。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老师的教学过程制成微课,通过合适的剪辑,添加一些音乐和文字,让老师的教课过程显得更加的饱满,这样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能简化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众所周知,我们每节课上都应该有重点和难点,而这也是老师会着重强调的部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以时间为轴线,按先后顺序,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排个队。但是很多时候,历史事件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很多历史人物之间都有着师徒、仇人、君臣、父子这样的关系,整理起来很是困难。还有一些历史概念,很是抽象,同学们也不好理解。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讲课过程中多次强调,但这样很多时候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出了微课,运用现代科技,把抽象的、复杂的事物变简单,运用图像或动画表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让同学们有一个更好的理解状态。
        三、微课让同学们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同学在台下听,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固定,缺乏新意,课堂氛围呆板而又冷漠。有时候,因为考试或其他原因,老师需要赶进度,所以他们需要在一节课上讲解比平时多的多的内容,这很容易让同学们吃不消,因为他们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的知识。还有一点就是,当同学们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有疑问时,或者因为走神或其他原因,错过了老师讲解的重要知识点,这时候,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疏远,就会导致这名学生没有勇气去向老师请教,问题的不断积累会使他在学习路上掉队。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引入微课,把老师讲解的内容录制成视频,同学们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就可以反复观看,联系课本和其他资料,最终解决问题。而且,当老师需要赶进度时,可以提前录制上课内容,然后发给同学们,让他们在上课前就开展预习,这样能使师生之间配合更默契,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在学习中华民国成立这一章节时,因为中华民国成立涉及到很多历史人物,包括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等,其中也发生了一系列历史变故,想要在一节课时间内教授所有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老师就可以充分引入微课,在上课前就给同学们讲解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让他们在家里观看,提前进行预习,上课的内容也用摄影机拍下来,最后剪辑好之后发给学生,这样前期和后期的配合,能让同学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防止他们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总结
        微课的魅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它既能解决我们历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能使我们的授课过程锦上添花,变得更好。历史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我相信,随着微课的引进,我们的授课将会变得更容易,同学们也能更好的适应,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取得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港.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叶德元.初中历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策略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9.
        [3]李建东.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