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0/2/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作者:姚博 丁育强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青少年自杀事件和各类虐待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青少年自杀事件和各类虐待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缺乏生命意识,不懂得珍惜生命。想要避免此类危害,从学校教育看,就是要加强生命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生命教育
        目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变得更快,为了提高孩子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的功利化,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生命价值缺乏尊重。据统计,青少年自杀和残害他人生命现象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些事实都呼吁全社会应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并且刻不容缓。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更应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科知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核心素养下生命观
        新课程中“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充分体现了“重视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把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生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进程
     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发展进程,然后再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让他们了解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难能可贵。新生命是一个死亡孕育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好比人的发展进程——从猿到人的进化。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就足以证明人的生命的可贵。达尔文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还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要学会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如果不适应社会,就有可能遭遇淘汰。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短暂,使他们珍惜自己的生命。
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有意义的生命教育素材,高中生物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的实际需要,对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进行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实施生命教育,引发学生珍爱生命的共鸣。例如,在期末复习课中,教师可把与生命有关的内容做成PPT,把相关的素材联系在一起。如将《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与进化》等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复习回顾。

这两者看起来似乎毫无关系,但从深层本质看,它们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细胞需要经历增殖、衰老以及凋亡的发展过程;而人类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都在不断地遗传、进化,二者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好比人类的衰老与细胞的凋亡是相同的,是一种自然规律,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这样,通过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奥妙、发展和伟大,引发学生珍爱生命的共鸣。
从生活实际出发开展生命教育
        无论是生物教育还是生命教育都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将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认识到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加强对生命的感悟。例如,教师可以对男女生分别展开青春期知识教育,询问其首次遗精/月经的时间及其心理上的变化与困惑,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其认识到这些生理变化都是生命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应对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与问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与生活。
从实践探索出发开展生命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工作应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不能局限在教室内,而是应当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因此生物教师应当从实践探究出发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了解生物知识,感受生命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探究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调查或展开其它教学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为深刻与直观的体验,例如在讲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制定时间安排,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整合出最优的方案,并说出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自身对神经调节知识的理解以及利用率,同时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他们将了解如何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比如,在讲“细胞的癌变”时,教学前,教师可先让学生去医院调查癌病患者的类型、发病的原因、是否家族遗传、病例中检查哪些指标异常、哪种病发病率高等内容。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让学生对癌变细胞产生的原因、癌细胞的特征及其预防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对生活中保持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的必要性有更明确的认识,从中也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意义。
        综上可知,生命教育是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促使学生通过生物学习去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受生命的和谐与美好,生命教育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不仅让学生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和敬畏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日后中不断鞭策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和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美好。


参考文献:
[1] 廖桢贞.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学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 王美岭.将生命教育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J].学周刊,2017,(11).
[3] 张文祥.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 徐国松.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平凉市2019年度高中生物学科课题,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课题批准号:[2019]PLG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