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除了可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外,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工程本体的施工费用,预防各类风险事故的发生,是保障工程安全、工程效益的关键出路,其对提高工程单位整体收益而言富有现实性意义。正因如此施工单位才必须着眼于实际,提高工程管理力度,参考工程各项要素,包括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问题,处理好管理要求,把握实际与实践,寻求最为合理、有效、科学的管理思路,最大化工程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管理
1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材料质量因素影响
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是管理工作的重点,这关系到工程能耗水平、环保效果、使用价值以及工程整体质量,也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工作。通常在施工时,材料的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可有效预防劣质材料用于施工,在采购、材料进场以及施工等环节均要做好材料抽验工作,如若材料质量问题未被发现,则说明存在管理缺失问题,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1.2机械设备因素影响
随着科技发展,机械设备种类更多且功能更强大,对工程建设的作用也更显著。作为重要的施工工具,机械设备的选择应符合施工需要,如果设备选用不当会给施工造成很大障碍,甚至增加人力物力成本,带来较大损失。如今各施工现场逐渐具备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特点,具备人力所不及的施工速度,对减少人力成本、缩减项目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等有很好表现,只有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机械设备,才能使施工更加顺利。
1.3人为因素影响
在工程建设中,不论是设计、技术、施工、监理以及管理人员,只有做好各自职责,才能确保各施工及管理环节不出差错,人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对工程质量与安全有直接联系,各类人员职业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管理成效以及工程质量。而由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及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应充分认识并加强人员管理,实现管理质量提升。
1.4监理体制方面影响
受业主方的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
资及安全等实施合同约定的监理管理职责,但由于监管机制的滞后性,政府对监理市场监管不足(比如:恶意低价中标、签订阴阳合同等)从而使监理单位现场监理项目部人员专业配置不足,导致不能发挥其监理职能,为了迎接政府部门的检查甚至出现在施工现场和施工单位“同进退共患难”等现象,丧失监理工作职责。监理单位理应公开、公平、且独立开展监理监察管理职能,不应受建设单位干扰及施工单位的利诱。只有摆正监理自身定位,明确监理部门职责,才能够实现工程高效管理。
2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从工程技术方面分析
建筑领域涉及工种繁多,劳动力密集,就工程管理方面来说,具有专业人员数量多、工序繁杂、人员分散等特点,建筑项目数量众多,所处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累积了数量庞大的施工图纸,为了尽早达到国际建筑行业先进水平,必须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保质保量地将这些施工图纸进行合理的分类、存档确保更快捷的信息查询、资源共享,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建筑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2从工程管理方面分析
自实行项目管理体制以来,建筑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模式,即借助于施工企业和施工队伍的施工总承包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分包的企业和施工队伍不能完成规定的施工任务,只有一部分专业技术比较高的分包企业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很大一部分施工任务仍然是由总承包企业负责组织人员完成,这就迫使总承包单位人财投入过大,无法提高管理水平。
3提高建筑工程
3.1构建完善制度与体制
为了保障工程管理有效性与质量,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十分的关键。施工单位需要指派专人,成立专门的小组深入实际调查工程地质条件、情况与需求,建立完整、健全、科学的管理系统、管理结构。提高工程有效性、工程质量品质的关键点在于人。所以还要充分优化与配置各类作业人员,保障工程整体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与设置完整的管理系统、工作岗位,建立系统化的规章制度用于约束管理行为、工程施工。此外还要明确工程责任、管理责任,细化工程管理要求,将每一个责任都落实到明确的个体当中。
3.2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满足与达标。施工单位有必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能够掌握最先进的管理思路、管理办法,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够具备安全施工意识、正确的施工技术。在实践中有必要培养管理者的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基于保障工程质量为基础,创新管理模式,为工程提供更为高效、安全、可行的管理思路,全方位提升工程作业水平。除此之外,施工单位也要做好农民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工作,使一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与深入的理解、掌握工程技能、专业知识,打好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基础关。
3.3提高材料管理力度
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材料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工作,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控制要求。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处理好施工材料的采购流程,采购人员需要有管理人员的监督,从市场中选择口碑最好、实力雄厚的材料供应商。采购环节应当严格按照项目情况操作,质量要对应工程标准要求,绝不能采购质量差的材料,要将保障材料质量作为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管理人员必须提高材料入场控制力度。施工材料入场前需要有严格质检程序,在保障材料合格后,材料才准许进场。该工作是规避材料带给工程质量负面影响的重要步骤。工程管理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设备的定期维护与日常养护工作,保障设备性能达标,确保工程安全、工程质量。
3.4加强成本控制
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成本方面的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工程效益。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与责任落实意识。确保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能够在实践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完成进度管理要求,处理好施工步骤的衔接要求,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处理好现场签证控制要求,深入实际了解项目具体情况,获知工程现场动态变化与条件,严格督促工程进度,记录好工程施工细节情况。
3.5优化管理模式
施工单位应深入现场考察工程情况,综合考虑,优化管理模式、管理办法,制定有效、科学管理举措。除了要鼓励每一个岗位工作人员都积极的参与到管理当中以外,同时也要做好事故预防控制,提前制定预案、预防措施,规避施工风险,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此外要加强施工质量监督力度,做好与监理单位的合作工作。
4结论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建筑产业市场不断拓展,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在建筑工程管理某些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建筑业当前现状,敢于创新,从本质上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确保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权洁.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8(14):75+77.
[2]郑孝波.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88.
[3]于金斗.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1):40-41.
[4]赖丽芳.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J].河南建材,2018(0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