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数字化设计在某新城供热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8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作者:毛雪东 舒磊 洪敏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某新城供热工程采取三维数字化设计,介绍了实施架构,并按架构完成工程各个专业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工作,为设计过程中的布置设计、排查碰撞带来便利,并可对工程实施提供可视化支撑,提升工程全生命期效率。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40
        摘要:本文针对某新城供热工程采取三维数字化设计,介绍了实施架构,并按架构完成工程各个专业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工作,为设计过程中的布置设计、排查碰撞带来便利,并可对工程实施提供可视化支撑,提升工程全生命期效率。
        关键词:三维数字化设计;供热工程;Bentley
        1、概述
        该供热工程为某新城建设一部分,在棚户区基础上改造进行,供热管线需通过部分公用区域和地下区域,棚户区原有规划资料及地下管线布置走向材料年久缺失,给管线布置带来较大难度。三维数字化技术具有良好的综合管线布置可视化、综合碰撞自动检测功能,有效的解决公共区域碰撞及地下部分管线布置难等问题,提升布置设计及后期施工效率。
        2、三维数字化设计实施架构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立供热管道三维数字化模型,模型具有工程参数属性,目的为项目初设阶段可视化与信息准确传递,该方式是一种能够实现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高效设计。三维数字化设计实施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三维数字化设计实施组织架构
        3、供热工程三维数字化设计实施
        3.1机务专业三维数字化设计
        采用三维技术设计,使得设备及管道形象具体,合理布置管道及设备,提前查找管线碰撞,自动抽取专业平断面图、统计设备、管线、附件等技经信息。工程以 Bentley系列软件为设计平台,对新区公共区域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将机务专业设备设施三维数字化设计模型与能源中心、供热卫星站、供热用户站等模型进行合模,对总图规划设计进行更全面、更直观的展示,为接入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大数据模型提供模型及数据基础条件。设计成果见图2。
 
        图2 机务专业BIM实施效果图
        3.2 暖通专业三维数字化设计
        暖通专业管道设备种类繁多,系统复杂,供回水易混淆。设计通过 BIM 技术对各层三维建模能很快定义用户坐标系,对各层精确绘制。该项目能源站的三维模型可视化、管线碰撞检测、管线优化设计以及各部门模型信息协同工作,并合理进行地上与地下空间建模。设计成果见图3。
   
        图3 暖通专业BIM实施效果图
        3.3 土建专业三维数字化设计
        土建部分的设计采用碰撞检查将可能存在的碰撞,在设计过程中发现、解决,减少现场配合施工人员工作量,通过总图布置及建筑结构专业BIM设计提高精度,将图纸与模型任意切换,提高建模及制图效率。设计成果见图4。
   
        图4 土建专业BIM实施效果图
        3.4 电控专业三维数字化设计
        基于Substation平台建立了典型变电工程的电气间隔布置图纸,其中电气设备类型的选择,布置方式等设计原理参照典型设计方案的相关图纸。以符号集的形式创建典型间隔模型单元,符号集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了电气设备尺寸、属性、设备空间位置等关键信息。设计成果见图5。
  
        图5 电控专业BIM实施效果图
        4、综述
        在本次供热工程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应用过程中,有效避免专业内及个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减少设计返工,不仅可以提高设计阶段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数字化设计的成果还可应用于指导施工建造,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及吊装模拟,提高现场的安装水平及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对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
        参考文献:
        [1]  邱勇云,邱相武,赵志安.基于BIM的暖通3D CAD开发研究[J]暖通空调,2011(04):34-37.
        [2]  杨科,康登泽,徐鹏,车传波.基于BIM的MEP设计技术[J]施工技术,2014(03):13-15.
        [3]  GB/T 50114-2010.暖通空调制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4]  Bentley.Component Scripting for EIP 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