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作者:赵霞 杨权 王天琼 熊玮 李祥奎
[导读] 【摘 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例膀胱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72
 
【摘  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例膀胱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围手术期分别行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除支架管留置时间外)、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围手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提高舒适度,预防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223-01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concept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ileoorthotopic new bladder opera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for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ileal orthotopic new bladder surgery. Methods: from March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11 cases of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 will March 2017 to February 2018, 12 patients were treated as a group, all patients in situ new robot assisted laparoscopic ileal for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perioperative routine nursing, quick healing surgical nursing, respectively, compar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except stent indwelling time), complication rate and comfort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ical nursing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ileum orthotopic new bladder operation under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e can improve comfort,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Keywords】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ileoorthotopic new bladder surgery;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concept; Perioperative period; nursing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膀胱癌的新术式,其具有视野清晰、高效精细操作、功能保护等优势,故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手术侵入性操作必定会导致患者生理及心理发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影响预后恢复,故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我院针对此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分析围手术期护理中常规护理理念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3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整群抽样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例膀胱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9例,女2例,年龄54-77岁,平均(64.8±9.3)岁;研究组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49-76岁,平均(58.8±8.2)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两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项 目
对照组
研究组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常规介绍手术、围手术期情况及麻醉方式
通过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内容等的介绍来加强患者术前术后健康教育,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等,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
围手术期饮食管理与营养支持
术前3天流质饮食,术前1天禁食。
术后3-5天拔除胃管后少量进食流质饮食。
术前一日进少渣清淡饮食,术前2-3h进水、碳水化合物,术前禁食8小时。
术后第二日开始少量进食流质饮食,肠道功能恢复立即进行经口营养。
围手术期术前肠道准备
术前一日下午3点给予口服磷酸盐肠道清洁液50ml+温开水1500ml分2次口服,术前晚肥皂水灌肠。
术前晚餐后2小时口服磷酸盐肠道清洁液50ml+温开水750ml分半小时之内服完,同时配合肥皂水灌肠。
围手术期管道留置及时间
常规安置胃管3-5天,留置输尿管支架管2周,尿管2-3周。
术中安置胃管,麻醉清醒后每日上下午以听诊器听听肠鸣音,听到肠鸣音即拔除胃管;尿管留置时间为支架管拔除后一周。
围手术期体温维护
按照手术室常规控制温度,麻醉、术中或术后常规输液。
采取保暖手段(术中液体加温、术后棉被保暖)维持术中及术后正常体温。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患者疼痛时再予以止痛药处理。
常规使用镇痛泵镇痛,镇痛药以2h/h匀速泵入,必要时追加剂量。
术后活动
绝对卧床休息3-4天以防止出血。
术后6小时抬高床头呈半卧位,24 h即可坐位休息,无头晕心慌等不适,体力能够支配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采用 KolcabaL 研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价舒适度,评分28-11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越舒适。
②记录两组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管道(胃管、CVC、左右盆腔引流管、支架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x±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两组支架管留置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围手术期其余各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 两组围手术期干预效果对比
指标
研究组(n=11)
对照组(n=12)
t/x2
P值
禁食时间(d)
2.92±0.36
5.75±0.84
10.323
<0.05
下床活动时间(d)
1.71±0.48
3.17±0.53
2.536
<0.05
肛门排气时间(d)
2.92±0.97
4.05±1.16
3.810
<0.05
患者舒适度(分)
86.75±8.99
70.03±5.18
8.217
<0.05
并发症(%)
肠梗阻
1(9.09)
0(0.00)
2.390
<0.05
新膀胱吻合口狭窄
1(9.09)
0(0.00)
管道留置时间(d)
胃管
3.01±0.65
5.75±1.36
6.068
<0.05
CVC
4.39±0.86
7.52±1.07
7.685
<0.05
左盆腔引流管
9.43±1.39
11.44±2.35
2.466
<0.05
右盆腔引流管
3.05±0.36
9.67±1.28
16.535
<0.05
输尿管支架管
16.66±1.56
16.40±1.98
0.348
>0.05
平均住院时间(d)
17.60±1.64
19.11±2.73
2.588
<0.05
3 讨论
我院作为西南片区首家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该术式的出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然而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不仅仅取决于外科手术过程,更重要的在于对围手术期机体病理生理改变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和术后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被丹麦医生Henrik首次提出并实践,其指为了减少手术应激和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及缩短住院时间而采取的一系列围手术期学科综合运用措施[2],现已扩展到各类手术。纵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发现,针对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的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仅仅应用在手术中,而在病房围手术期仍采取的是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这样就把病房治疗护理从快速康复外科这一有机整体中脱离出来,不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基于此,我院成立快速康复管理小组,由麻醉外科、泌尿外科多学科协作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并贯穿于整个围术期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胃管、盆腔引流管、CVC导管留置时间、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因受我院泌尿造影检查日期的影响,两组支架管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从而证实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促进康复、保障舒适的作用。
综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钱萍, 高兴莲, 刘波, 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6, 36(2):204-206.
[2]程欢, 陈家存. FTS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医学, 2019, 45(01):72-74.
基金项目:
四川省卫生健康科研课题普及项目(项目编号:17PJ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