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了解中职护理学生的学习现状并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应措施以改善中职护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倦怠现象。方法 :采用中职护理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及访谈调查学习倦怠现状。结果与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可学习知识是有用的且认为自己很少会在学习过程中打瞌睡,但又对学习缺少热情,对考试厌烦且缺乏耐性,课后较少学习且感到疲惫,履行能力及抗压能力较差以至于出现挫败感而致使学习倦怠,可从多个维度针对学习倦怠现象给予刺激缓解现状并从长效机制入手形成学生学习内动力。
【关键词】中职护理;学习倦怠;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247-02
中职教育是我国医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它与高等职业教育组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我国存在的主要形式是中职及2+3五年一贯制教育层次,教育方式区别于本科院校,注重实效性与技能性,旨在为国家输送专业对口的技能型人才。
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现今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是社会对学校的认识不够准确。受到社会长久以来重视学历、学位的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各界对中职学生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不高,在招聘、录用等方面不会优先考虑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造成中职应届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不强,普遍受到歧视的社会现象。其二为中职院校的教育方式有待改善,中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应对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办学模式以医校合作,产学结合为主,其三,中职院校生源相比普通高中较差,学生自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相比普通高中学生较为薄弱,加之环境限制,学生的进步空间不大,学生自信心不足,面对学业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存在很多的心理压力,这都给中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1]。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阶段性的出现学习过程中的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对学习丧失信心和热情,对学习、就业缺乏自信心,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学习倦怠”。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样法随机抽取台州护士学校、三门技师学院、临海护士学校三所台州内中职院校护理专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各100人,共计900人,均为女性,年龄17-19岁。发放电子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5份,有效率95.1%。
1.2研究工具
1.2.1根据实际情况改良佩恩斯(pines)制作的“倦怠测量表”(Burnout Measure)[2],并结合连榕[3]编制的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生成新的“关于中职护理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采用分度为1-10的NPS量法,1代表极度负向情绪,10代表极度正向情绪,用于学生学习倦怠的自我诊断。
1.3统计工具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导入数据,采用Cronbach信度分析[3]、数据描述、正态分布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P<0.05。
2 结果
2.1表1 关于中职护理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表1 关于中职护理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名称
|
平均值
|
标准差
|
中位数
|
我觉得所学的知识很有用处
|
9.333
|
2.071
|
10
|
我能胜任中职的课程
|
8.233
|
2.434
|
8
|
对我的专业很感兴趣
|
8.22
|
2.501
|
8
|
我学习时经常打瞌睡
|
8.167
|
2.602
|
9
|
只有考试我才会读书
|
8.1
|
2.538
|
8
|
我有学习方法和计划并能付诸实践。
|
8.027
|
2.585
|
8
|
学习中我能够冷静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
7.953
|
2.676
|
8
|
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我来说很容易
|
7.867
|
2.218
|
8
|
学习时我精力充沛
|
7.8
|
2.624
|
8
|
我对学习感到厌倦
|
7.793
|
2.578
|
8
|
中职学习使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
7.773
|
2.528
|
8
|
对我来说,拿到毕业证书很容易
|
7.72
|
2.583
|
8
|
我想学习但感到学习很枯燥
|
7.647
|
2.642
|
7
|
我很难对学习保持长久的热情
|
7.607
|
2.664
|
7
|
想到要面对一天的学习,感到很疲倦
|
7.48
|
2.837
|
7
|
考试总是让我厌烦
|
7.393
|
2.84
|
7
|
我课后很少学习
|
7.373
|
2.666
|
7
|
在学习上我觉得我耐性还不够
|
7.253
|
2.852
|
7
|
一整天学习下来,我感到精疲力竭
|
7.14
|
2.901
|
7
|
注:P<0.05
2.1.1描述性分析通过平均值或中位数描述数据的整体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我觉得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 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我来说很容易共2项数据的最值(最小/最大值)超过平均值3个标准差,说明数据波动较大,相对平均值,使用中位数描述整体水平更适合[4]。
2.1.2 从表1中位数可知我觉得所学的知识很有用处、我学习时经常打瞌睡得分大于等于9分,得分较高,我想学习但感到学习很枯燥、我很难对学习保持长久的热情、想到要面对一天的学习,感到很疲倦、考试总是让我厌烦、我课后很少学习、在学习上我觉得我耐性还不够、一整天学习下来我感到精疲力竭这7项得分相对较低,其余项一般。
2.2表2 Cronbach信度分析
表2 Cronbach信度分析
名称
|
校正项总计相关性(CITC)
|
项已删除的α系数
|
我有学习方法并能付诸实践。
|
0.781
|
0.973
|
我觉得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
|
0.52
|
0.975
|
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我来说很容易
|
0.867
|
0.972
|
想到要面对一天的学习,感到很疲倦
|
0.848
|
0.972
|
我很难对学习保持长久的热情
|
0.897
|
0.971
|
学习中我能够冷静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
0.798
|
0.973
|
一整天学习下来,我感到精疲力竭
|
0.735
|
0.973
|
中职学习使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
0.815
|
0.972
|
考试总是让我厌烦
|
0.816
|
0.972
|
我对学习感到厌倦
|
0.822
|
0.972
|
我课后很少学习
|
0.787
|
0.973
|
我能胜任中职的课程
|
0.853
|
0.972
|
我学习时经常打瞌睡
|
0.724
|
0.973
|
对我的专业很感兴趣
|
0.826
|
0.972
|
在学习上我觉得我耐性还不够
|
0.867
|
0.972
|
对我来说,拿到毕业证书很容易
|
0.656
|
0.974
|
只有考试我才会读书
|
0.829
|
0.972
|
我想学习但感到学习很枯燥
|
0.907
|
0.971
|
学习时我精力充沛
|
0.915
|
0.971
|
注:P<0.05
2.2.1信度分析用于研究定量数据的回答可靠准确性。
2.2.2首先分析α系数,如果此值高于0.8,则说明信度高;如果此值介于0.7~0.8之间;则说明信度较好;如果此值介于0.6~0.7;则说明信度可接受;如果此值小于0.6;说明信度不佳[5]。
2.2.3我觉得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CITC值低于0.6,信度不佳[6]。
3 讨论
3.1关于中职护理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本研究发现,年级方面,二年级学生学习倦怠感最高,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学习倦怠感较低。可能原因为一年级学生来自于普通初中,常年学习语、数、英等文化课,对于护理学入门的解剖学、护理学基础等专业课充满好奇,充满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高三年级已经进入社会实习,来自社会层面的压力迫使学生努力学习以获得认可并为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做准备。高二年级专业课繁多且晦涩难懂,且已没有高一时期的新鲜感,距离毕业实习尚有一段距离而因此懈怠自我。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到了考试前才会看书,说明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往往多才多艺、积极乐观,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平时表现不佳、容易沮丧、抑郁。故而笔者认为,学习倦怠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态度映射,每个人都会有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若积极应对,容易跨过困难并给予自己信心,在下一次倦怠来临时更容易渡过,而消极应对则容易产生自我否定以及“自卑”心理,不利于应对下一次的倦怠。故而教师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与课余时间中定时的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期望,有助于学生渡过此次倦怠。
3.2相关对策 现根据上述,提出预防和解决学习倦怠的建议:
3.2.1硬件方面 校园的硬件方面是对教学的基本保障,及时更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知识点,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加更多的课堂趣味性,教师的多种教学手段可以更好的实施。
3.2.2转变教学理念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每个人都应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重视个体化、实践性、创新性的教育新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念由功利性学习向“活到老、学到老”转变。
3.2.3转变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 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都以讲授为主,长此以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故而从 “教师为主导地位”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的翻转课堂迫在眉睫,使教学模式多样化且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动口能力和动手能力,争取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的应用从而达到以理解来识记知识点的目的,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目前的大多数考试方法局限于理论和实践的测试,而忽视了创新性、应用性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创新及应用能力。故而可转变学生对知识机械性记忆的考核,变为对知识应用、分析及创新力的考核,采用口试、面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7]。
3.2.4学生方面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不稳定,在新环境中容易不适应,对于自我的认知存在失调,面对挫折容易放弃,长期以往,陷入心理死角中无法自我调节,对学习、生活、健康都形成负面影响[8]。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其抗压能力,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建立学生劳逸结合的良好习惯,保持学习的持续性以及高效性。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不断强化所学知识,进而在考试中取得进步以此建立以学促考、以考促学的长效机制[8]。
3.2.5 家庭方面 父母为子女人生的第一导师,若父母在家争吵、关系较为紧张则会引起子女的心理紧张,若父母耽于享乐则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引导。故而家庭方面父母应尽量为子女的教学提供一个温馨的、和谐的、鼓励式、引导式的环境,积极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孩子本身的意愿,切勿进行“高压式”教育。
参考资料
[1]孔媛媛.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pines A,Kafry D.Tedium in College.Paper Pressented at the 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rrting,Honolulu,Hawai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192210, 1980.
[3]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632-636.
[4]Eisinga R, Te Grotenhuis M, Pelzer B. The reliability of a two-item scale: Pearson, Cronbach, or Spearman-Brow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3, 58(4):637- 642.
[5]周俊.问卷数据分析-破解SPSS的六类分析思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6]王椿阳,段炜,林向明,张艳芳,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心理探究:投入与倦怠的视角[M].中国职业教育,2016(23):9-16
[7]于格,任文静,李海君,卢晓灵.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学校,2016(3-37-3):476-480
[8]张丽芳.高职业男护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