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作者:蔡鹏博
[导读] 土木工程的施工工程量相对较大,劳动相对繁重,且施工条件相对更为复
         摘要:土木工程的施工工程量相对较大,劳动相对繁重,且施工条件相对更为复杂,此外,其施工过程容易受当地的气候、水文因素以及地质和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进行土木工程的施工之前,首先必须对各项技术的资料,诸如地形图、水文勘察资料以及工程图等资料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系统地核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经济的施工技术方案。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发展;创新
         引言:土木工程常见的基础施工项目主要有施工场地的平整、基坑、路基、开挖管沟、路基等填土填筑及基坑回填等,以及降水、排水、土壁支撑等项目。众所周知,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设计的内容众多、工程种类复杂、繁多,而基础施工项目是整个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与奠基,可见基础工程施工项目是整个土木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能否达标、建设水平是否过关的关键之处。因此,加强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全方位做好基础施工项目的质量管控工作,针对基础施工项目的重要环节施工技术要点,制定出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施工组织计划及施工方案,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要点,确保土木工程基础施工质量与我国的施工标准、规定相符,同时保障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实现工程项目的实际效益。
          1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中对一些关键点的要求
         1.1 对基坑土方的开挖的要求
         相关人员在基坑开挖之前,需要确定好施工的顺序以及分层的厚度,之后再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地基出现扰动,需要连续施工。在开挖之中还需要随时检查,如果已经低于地下水位,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以控制。
         1.2对土方填筑与压实的要求
         需要对土料的含量进行检测,因为有些土料是不适合作为建筑施工材料的,比如像淤泥、膨胀性土、冻土等,还有土料里若有机物含量(>8%)、硫酸盐含量(>5%)过多,这样的土壤也不适宜用作建筑填料。因此在选择土料时应选择一些碎石类和砂土类的粘土来作为材料,通过采用振动法以及碾压法等常规操作方法来进行压实。在压实的过程汇总还需要注意压实度和土壤中水的含量。填土应由低到高,由下向上进行。在填方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同类土壤来进行填筑,并在两侧进行夯实。且填筑应该在当天完成,且压实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1.3 土方施工常用机械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
         1.3.1 推土机
         推土机在开挖过程中基本作业是铲土、运土和卸土三个工作行程和空载回驶行程。在铲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一般来说,尽量采用最大切土深度在最短距离(6~10m)内完成,能够有效缩短运行时间。适用范围:对于一些开挖深度低于1.5m以内的基础上,填平沟坑以及配合铲运机挖土机工作。(2)常规的施工方法有下坡推土法、并列推土法、槽形推土法、多铲集运法等。
         1.3.2 铲运机
         铲运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挖填区的分布情况不同,因此为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来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铲运机适应于一些大面积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最适宜于开挖含水量不超过27%的松土和普通土。且常使用下坡铲土法和交错铲土法来进行施工。
         2土木工程基础施工的施工技术
         2.1 浅基坑的开挖及其支护技术
首先,应根据当地土质,开挖深度及其方法,坡度保留时间,坡顶荷载,排水和降水条件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地基坡度。其次,当土壤均匀,湿度正常,基坑或管沟高程高于地下水位,开启时间较少时,分级和支护不一定在一定深度但挖掘深度不能超过相关规定。第三,当土质和湿度适宜,地质条件较好时,基坑或管沟底高程高于地下水位时,开挖深度不应超过5m,不得有支撑提供。另外,对于永久性开挖斜坡,应根据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分级。

最后,随着山体的整体稳定,如果临时开挖坡度较大,高度小于10m,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坡度。浅基坑的基础支护技术一般包括现浇桩,板桩,交叉支撑,深层搅拌桩和地下连续墙。
      2.2 深基坑的开挖及其支护技术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墙的稳定性,通常采用临时支护来保证深基坑土墙的稳定。对于可渗透的挡土结构,可以使用带有横向挡板,预制桩,双排桩等的工字梁桩来保持土体;主要包括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化学灌浆桩,深层水泥土混凝土墙等结构,悬臂,锚拉支护,土锚等结构,水平钢支撑可用于支撑结构。
          3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3.1 土壁的稳定
土壤稳定性的关键是土壤内聚力和摩擦阻力之间的平衡。如果土壤失去平衡,就会发生山体滑坡,这会影响工程的持续时间,并对周围的建筑物和人造成损害。为确保土墙的稳定性,应先放坡,坡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此外,坡度的大小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土壤特性,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方法。例如,粘土坡度应该更陡峭,并且在人工或机械挖掘或排水时坡度不应太陡。坡度应该平缓;在基坑附近主要建筑物的情况下,斜率应为1:1.0 1:1.5范围内;没有地下水,施工周期短,可以设置一个直槽,无需分级。开挖深度不得超过以下数值:密实,中等密度的沙子和沙子填充的沙砾土壤为1m;塑料,硬塑轻质亚粘土和亚粘土为1.25m;塑料,硬粘土和粘土作为填料的砾石粘土为1.5m:硬质粘土为2m。此外,为了确保土墙的稳定性,还应提供支撑,这不仅可以减少土方量,减少施工面,而且可以避免斜坡出现场地限制。尽可能在坑的边缘堆放大量材料和土方或机械设备;挖坑后,立即进行地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雨季期间,不宜在滑坡段进行开挖,应进行整治,然后开挖。开挖顺序应自上而下;如果发现危险或不稳定的情况,应在施工前进行适当的处理。
          3.2 排水技术要点
明引流法,即采用切,抽和稀疏引流的方法。拦截拦截水流;当手指挖掘挖掘基坑时,集水井和排水沟留在井底,使得水沿着排水沟被收集到收集井中,然后水被泵抽出 水泵。人工地下水位降低方法:在基坑开挖之前,应在基坑周围安装足够数量的滤水管以除水,并确保在项目完成之前地下水位始终低于基坑。它确保了坑底土壤的干燥,可有效防止沙流,改善施工条件。尽管如此,在降雨之前,必须考虑到原始工程建筑可能造成的额外位移和沉降可能导致倾斜,开裂,坍塌和地面倒塌。因此,必要时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3.3填土及压实技术
设计良好的填土坡面,适宜的土壤材料和填充方法可确保填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如果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大或石膏含量超过2%,则不能用作填料。在施工过程中,灌装工程应分层,弄脏,然后压实。如果使用相同种类的土壤进行灌装,则可获得最佳结果,如果使用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填充,则渗透性较差的土壤应该放置在渗透性较好的土壤上。为了避免填充物中形成水囊,严禁混合不同类型的土壤并使用不均匀的土壤。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对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导致我国国内建筑土地使用资源变得日益匮乏,高层建筑正朝着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需要使用深基坑施工技术以及高强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消防安装技术以及电气设备安装技术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技术自己施工方案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建筑施工人员需要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需要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通过对土木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对土木施工中技术的应用情况实施分析,通过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帮助土木工程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完成预期目标,通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芳菲.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控制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5(10).
          [2]吴孝容.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控制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