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采用工程总承包招标模式有利于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的转变给工程总承包企业带来了挑战,如何做好工程总承包管理方面的工作就成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就对工程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今后该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总承包;招标模式
引言
工程总承包是我国近年来工程领域深化改革的一大举措,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住建部于同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在《若干意见》中要求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同时明确了建设单位应本着质量、效率优先的原则选择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提倡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招标作为落实工程总承包的第一步,是工程总承包发包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工程总承包有别于传统的工程施工总承包,其包含了设计-采购-施工,因此工程总承包招标在招标条件、招标内容、评分标准、投标文件组成等方面有别于传统的招标。
1建筑工程总承包招标模式存在的问题
1.1工程总承包企业资质与要求存在缺位
目前行业一种主流观点认为,我国资质条块分割,各自管理,建筑市场存在比较严格的政策性壁垒,同时具有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工程企业很少,工程总承包企业只需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中的一种资质即可,其不具备资质的活动可以分包给具有资质的单位来实施。其理由是:住建部(原建设部)在不同时期颁布的《关于工程总承包市场准入问题的复函》(建设部办公厅在建办市函[2003]57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建市[2016]93号)等文件中均指出,具有工程设计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仅具有设计或施工其中一种资质的企业承接工程总承包项目时,应当将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另外一种业务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依据此规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实施意见。不可否认,这些举措对于激发建筑市场活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确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上述设计资质或施工资质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问题的规定着实缺少上位法支撑,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建筑行业资质管理是我国《建筑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建筑法》明确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设计、建筑施工等企业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同时,我国《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中标人不得将中标项目的主体、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来说,无论是设计业务,还是施工业务,都是主体、关键性工作。
1.2建筑设计能力差,总承包模式发展慢
经过建筑施工企业的多年发展,“边设计、边施工”模式已经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原有的发包模式和施工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市场对建筑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业主对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认识以及建筑企业总承包设计能力的不足,是导致目前工程总承包模式受阻的原因之一。工程总承包是以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进行的,一个企业如果设计能力达不到项目的设计需求,是不可能承接工程总承包项目的。
2EPC工程总承包招标
2.1EPC总承包的计价原则
若EPC总承包招标需求明确,根据给定的概念方案(或已出的设计方案),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由投标人编制估算工程量清单和报价方案。建议按此种形式采用总价合同计价模式,并约定人工费,材料费的的调差方式,结算时按照中标价格的建安费,结合调差方式确定总价。如果招标时,不确定建设规模与建设标准,建议采用下浮率报价与最终批复概算作为上限价的结算方式,一方面中标人在设计时偏好采用利润率高的材料或无法定价的设备,发包人在工程监管时存在较大难度。
措施费用难以定价,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管理难度大的风险。第三方面,由于开口合同,上限价与概算批复额度相关,中标人存在不当谋利的可能。
2.2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的编制
2.2.1 明确招标内容和范围
在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中首先应明确招标的内容及范围,主要包括设计、采购及施工的内容和范围、功能、规模、质量、工期、安全、验收、投资限额等量化指标;设计指标要点,有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以及主要材料及设备的参数、指标、品牌和档次等;
2.2.2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工程总承包的招标控制价不同与传统的工程量清单,由于其依据的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招标控制价编制往往只能依据工程造价指标、估算定额或概算定额,据此确定的招标控制价常常会有较大的偏差,因此建议工程总承包招标应尽量明确以下事项:(1)设计文件尽量详尽,建议采用初步设计或细化的方案设计。(2)明确主要材料、设备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承包人自行采购的材料、设备,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对影响项目安全与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可在招标文件中提供三个以上同档次的品牌。对于投标人选用所推荐的品牌或厂家以外的产品的,应由招标人同意。(3)明确影响控制价的其他要求。
2.3EPC总承包的定标工作
EPC总承包一般采取定性评审,评定分离的定标方式,谨慎认定投标人的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与履约能力,管理团队的主要人员是否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投标人是否建立了与总承包管理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管理体系以及投标人的整体实力,财务状况和履约能力情况。投标人是否对方案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优化,并满足招标的需求。主要考核投标人是否编制了较为详细的估算工程量清单,估算工程量清单与其深化的设计方案是否相匹配。如果投标人报价时只有单位指标造价,则可能无法判断其投标报价是否合理,招标人在定标时可优先选择能判定为报价合理的投标人。
2.4评标办法的设定
分值的权重设置一般为工程总承包价格最高,设计文件次之,后面依次是项目管理组织方案、工程业绩,在实际操作中一般设定为:工程总承包报价>50%;设计文件>30%;项目管理组织方案<10%左右;工程业绩<5%。由于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招标中,设计文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设计文件不佳,其它得分再高也不应该成为中标候选人,因此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评标采用两阶段评标:第一阶段:设计标的评审,开标时先开设计标,由设计专业的评委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审。首先筛选出设计标合格的投标人,一般合格标准为得分超过60%(或者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具体的合格标准),然后由评标委员会从中选取设计标得分排在前若干名的投标人(具体多少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一般≥5名)进入第二阶段开标、评标;如果设计标合格数量少于5名时全部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对进入第二阶段的投标文件进行商务技术部分的评审,实行资格后审的,由评标委员会先进行资格审查,然后对商务技术部分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方法进行评审,最后将第二阶段的得分加上第一阶段的设计标得分确定投标人的综合评分。
结语
在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的整体方案等还是概念性阶段,要求EPC总承包商能够充分理解业主的建设想法,确保实现业主的最终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黄俊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探讨[J].铁道勘测与设计,2014(12).
[2]程习庭.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