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工作风险及预控策略分析 杨洋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作者:崔波 邢文涛 杨洋
[导读]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我国的电网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不断发展。尤其是科技水平的进步,推动了计算机应用于电力网络的监控当中,实现了无人值班模式,电力自动化也纳入到电力安全考核里面。因为电网调度的发展水平高、速度快,对于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日新月异,所以对于电网调度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作的时候,电网调度工作人员要加强风险控制意识,做好各方面的防范工作。
        关键词:电力调度;工作风险;预控策略分析
        引言
        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的规模扩大使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升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有了新的需求。电力调度是一项危险性工作,想要有效预防电力调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电力调度过程中不断落实完善电力调度相关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对电力调度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策略,确保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使电力调度工作顺利进行。
        1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相关概述
        所谓电力调度,也就是利用数据调节器等来收集、对电力系统运行时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同时将这些数据信息来作为判断电网运行安全的基础。当前社会发展工,对于电力调度的作用有了更严格的规定,通过自动系统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使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这些指令来调整电力系统得以有效保证。此外,当前对电力企业相关操作的规定也有着不断的提升,其可以使电力系统配电设备的有效性得以强化,使电网运行的平稳性、可靠性等得到强化,可以看出,对电力调度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对电力调度运行规定进行研究,能够使调试方式的智能化程度得以推进,对电源调度方式全面掌握,使其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2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安全风险划分
        2.1 人为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的人为风险指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及意识有所欠缺,在接班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调度指令不明,导致电力调度运行工作出现安全风险;电力调度运行工作较为繁琐复杂,相关工作人员极易产生疲劳心理,从而出现操作失误;相关工作人员在发布不关工作指令时,仅依靠自身工作经验,没有将实际工作情况与操作理论相结合,判断能力的缺失导致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发生;误送电是对电力调度运行工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及流程不清晰导致误送电的情况发生。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的任意环节及人为操作之间关联密切。控制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干扰能够确保电力调度运行质量。然而,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浅薄,专业技能欠佳,在各项工序操作过程中,流程及范围不够清晰,导致失误操作。上述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及专业技能都有着极大的要求与考验。
        2.2 内部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的内部风险指的是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变压器、线路、开关设备出现的风险故障,短路、断路所引发保护系统出现操控失误,或监控不全面等情况的发生。外界自然灾害对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也有极大影响,上述因素都是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无法准确预估的安全风险,对自然灾害对电力调度工作造成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减少抢修时间来使电网运行工作尽快恢复,以降低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3电力调度工作风险预控措施
        3.1加强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排除
        操作失误会加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发生,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责任意识较差等原因,会极大操作的失误率。为了能够降低操作的失误率,电力企业应该对这些人员进行考核,以提高电力调度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进而减少变电站等设备发生的故障。同时,还需要采用远程监控技术,对电力调度的风险进行实施的防护。电力企业在应用远程监控技术时,通过科技的力量以全面维护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一方面,远程监控技术能够对工作人员所发生的操作行为进行检测,为排除安全隐患的安全性提供诸多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在利用远程监控技术能够对发生的电力调度事故进行技术的处理和解决,特别是能够对设备的状态和符合损失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控和提供依据,进而对安全风险进行及时的防护和排除。与此同时,也要保障装备运转环境的安全与稳定,认真遵守建立的装置检验规则。对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隐患应积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风险的规避,对于因设备本身存在的隐患而造成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一定要及时制止,从而保证电力运转的稳定。
        3.2定期开展风险事故演习
        在开展电力调度工作前,电力企业需全面检测系统参数,明确调度参数变化,为后续调度安全风险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就此,在调度信息化背景下,电力企业可将调度工作参数录入到计算机程序中,利用程序自带的算法,明确电力调度风险出现的概率,并制定相应应对措施。在电力调度期间出现安全预警,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调节电力调度参数,在保护电力设备的同时,实现安全可靠供电。另外,对于大型企业等特殊用电用户,在电力调度出现安全风险后,调度人员需立即将风险事故现状上报给上级领导,由领导安排运维人员做好抢修工作,尽快恢复供电。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电力企业可组织调度人员进行反事故演习,演习内容为电力调度的薄弱环节及安全风险易发环节。在反事故演习中,调度人员可明确电力调度的操作要点,加强调度人员对电力设备的认识,明确紧急事故的应对措施与操作流程。可见,在电力安全事故出现时,反事故演习避免调度人员出现错误操作,使其平稳应对突发调度风险事故,防治电力事故进一步加重。
        3.3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制度是保障安全的重点,必须要完善其相关制度。而且应该了解规章作为保障运行的重要作用。相关部门要尤其注意电网系统的稳定,把总结转成为电力职工建立公平公正的运行规则。规则制定与完善是电力稳定的保障,当然落实该规章制度是重中之重。但是开展该制度的必要条件对职员进行针对训练,重点学习建立的法律法规、安全措施以及电力公司的安全通报与会议精神,同时要不断归纳电力运行过程发生的安全风险,分析对其措施能否有效解决。而电力调度人员应充分了解并严格执行该规章制度,深化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必要性,并有主观意识地去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比如在调度人员执行“两票三制”时,务必严格把关,办票,审票,及操作票中所涉及的解决办法、工作条例以及命令,必须逐项审核,以上条件是保障电力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相关电力调度人员高度关注,必须拒收为未遵照制度命令的部分。对于资料未符合标准与不遵守制度实行发电断电任务人员,进行严格审查与监督。只有通过了以上要求才能使整个电力输送系统的正常运行得到必要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调度工作中存在不足,需采取改进措施,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电力企业需树立正确的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管理技术、规范电力调度工作,并做好安全风险事故演习,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调度工作的规范性及安全性,提升电力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姚道平.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预防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21):226.
        [2]温翔宇.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调度安全及防护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7):147-148.
        [3]刘家友,苏德锋,马艳萍.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1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