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在非核产品生产企业落地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9月18期   作者:吕宝莉
[导读] 自2007年以来,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电西变)先后完成了国内
        摘要:自2007年以来,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电西变)先后完成了国内、外近20个核电项目近百台变压器、电抗器产品的生产制造,2011年该公司按照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一号)法规建立了核电质保体系,核安全文化已经在西电西变深深落地,使广大员工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次把质量做好已经成为了员工的自觉行动。本文介绍了核安全文化如何在非核电产品制造过程落地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核安全文化;非核产品;企业;落地
         一、核安全文化
         自2007年西电西变开始为国内外核电项目生产核电产品以来,到2011年该公司按照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一号)法规建立核电质保体系,再到2015年为防城港二期(采用国产“华龙一号”技术)生产的主变压器一次通过出厂试验,经过长达12年与核电业主的业务交流过程中,使核安全文化逐渐扎根在了企业各个过程的每个环节,使员工对核电产品安全的质量的责任感[1],使命感和荣誉感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员工对产品质量的敬畏之心,中广核“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和“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文化理念,中核“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已经逐渐融入到了每名员工的血液,成为了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使核安全文化不但覆盖到了公司为核电项目生产的产品之中,同时,也覆盖到了非核电项目之中。 
         二、如何践行核安全文化
         1、在公司层面,将核电“四个凡事”、“一次把事情做好”和“四个一切”核电理念写入公司文化手册,结合公司文化实际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2]。
         2、在工作中理顺质量与安全的关系,让广大员工深刻领会只有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才能保障生产的产品可靠安全运行。
         3、定期在企业内部强化核安全文化评估,这也属于核安全文化建设落实的一项可行举措,通过定期进行组织内部与外部评估,能够了解到核安全文化建设的不足与强项,其中的强项应保持,而不足需明确原因,给予改进和加强,评估应从两方面着手推进:①对企业内部相关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流程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情况给予评估[3];②对各级员工对自身所在单位与组织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所持态度给予评估,经定期有效评估,对核安全文化开展与落实给予持续改进,实现核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4、在体系建设方面。充分识别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和HAF003、HAD003核电质量保证法规和导则的异同点,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从执行更高更严标准的角度出发,系统编制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核电质保体系大纲》以及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将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贯穿至全工艺流程和产业链各个环节,强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将核电质量保障的核心要素融入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个过程中,从体系策划、标准导入、机构设置、文件制定、执行监督、纠正预防和绩效改进等全过程入手,强化设计输入要素验证、制造过程精细管理、安装服务标准规范、信息反馈处置及时有效,实现制度流程清晰、责任层层落实、检验结果客观、过程记录详实,系统推动体系保障、超前预防、过程管控、运行诊断、应急处置各项工作,强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4]。
         三、质量管理高压线
         企业文化是跟随企业发展历程而不断形成的内部文化,进行企业良好文化建构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故而需严格按照核电“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和“违规操作零容忍”、“弄虚作假零容忍”两个“零容忍”设立两条质量管理高压线,将其写入公司“质量管理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之中。同时,将其转化为企业质量管理方针“抓好两头、控好中间、无缝衔接”。

对产品设计、采购和服务源头实施严防,对生产制造过程实施严控。
         四、工程实践
         1、认证的有效性
         西电西变每年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核电质保体系、测量管理体系三体系相结合的内部审核,并根据产品生产制造过程质量波动情况,外购物资质量波动情况,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项诊断审核,对诊断审核发现的问题组织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落实整改。公司高管层领导对体系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最高管理者每年组织召开质量、核电、测量等三个体系相结合的管理评审会议,对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对三体系改进形成决议,使体系有效性持续保持了高效和稳定。
         2017年公司按照GB/T19001-2016idt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并将
HAF003、HAD003核电质量保证法规和导则的异同点进行了识别,编制了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手册、核电质保体系大纲和程序文件,实现了由质量管理体系由ISO9001:2008版向ISO9001:2015的转换和核电质保体系文件的升版,经华信技术检验有限公司现场监督审核,获得了GB/T19001-2016证书。公司先后接受了中广核公司、中核公司二方审核,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改进。接受了电能(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对公司十三类产品的认证审核,得到了对所认证产品的持续认可。接受了国家核安全局对国家《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和《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五年到期的证书延续监督检查,重新获得了证书有效期延续五年的保持资格。测量管理体系接受了中启认证中心的复评审,重新获得证书。
         2、体系保障性
         质量管理体系、核电质保体系和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保障了产品质量的安全可靠,公司生产的巴西美丽山二期工程、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直流输变电工程、昌吉-古泉、滇西北-广东、锡盟-泰州、上海庙-临沂等国内外特高压直流重大工程,实现了中国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首次“走出去”项目巴西美丽山二期工程14台换流变压器的研制生产,创造了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台高端换流变压器100%一次性通过出厂试验的记录,提升了中国输变电装备制造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成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五、结语
         核安全文化属于近年来核安全实践活动里提出的全新概念,其意义是让人们可充分了解到核恐怖主义威胁的真实存在,了解到核质量安全工作在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里的重要性,使公众自觉支持与维护核安全制度的意识提升,故而核安全文化建设在非核产品生产企业落地很有必要。但安全文化并非是态度问题,更是体制与管理方式,核安全文化在非核产品生产企业的落实并非易事,这属于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需我们付出艰苦努力,且持之以恒,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可确保目标得以实现。非核产品生产企业应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无大小,质量安全事件“一票否决”原则,坚持核电“四个凡事”、“一次把事情做好”和“四个一切”核电理念,注重相关规章制度体系完善,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办事,人人牢记并践行核安全理念,方可确保企业在竞争力逐渐加强的时代能得到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的提升与管理的革新。
         参考文献
         [1]杨长福.核电供应商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方法初探[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9(01):30-36.
         [2]白弢,张立强.浅论核电发展新时代核安全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2):140-141.
         [3]张金涛,祁婷.强化核安全文化建设 保障《核安全法》落实[J].环境保护,2018(12):31-35.
         [4]马凤金,郭京,陈荣达.浅谈运行核电厂核安全监督的核安全文化建设[J].核安全,2017(04):1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