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四局贵州建设交通分公司 重庆市 400900
摘要: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包含的作业环节较多,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作业问题,将会导致工程总体的建设工作严重受影响,为了规避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风险问题,需要施工单位采用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以此使得工程施工期间不会出现工期延误、安全事故、质量隐患及成本增加等问题,确保工程可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投入应用后有着较长的使用寿命,各类病害问题发生率可以显著下降。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一、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相对淡薄
我国目前大多数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在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部分施工单位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现场管理部门,而意思是决定一切结果的根本,这就给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和其他工程项目相比较而言,公路工程建设过程涉及很多个施工环节,每个工序之间都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任何一个环节都对公路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施工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现场管理部门,就无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也就不可能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而且还会对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2、管理不科学,责任划分不明显
大多数公路工程施工距离都比较长,通常情况下都会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多个标段,所有标段在同时进行施工,特别需要对那些专业项目标段引起重点关注,保证其划分的合理性,然后将其承包给不同的施工团队,由于参建单位相对比较多,划分方式多,所以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现象,整个管理过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众多参建单位的管理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单位在不同地点也有可能采用不同的管理标准,这种现象就直接导致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严重混乱,而且不能准确掌握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具体责任权利也不够明确,严重影响着工程最终施工质量。
3、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一,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公路工程如果在寒冷的冬天进行施工,由于气温比较低,所以公路路基填方土壤当中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冻土土质,当气温逐渐回升之后,冻土就会逐渐融化,从而导致路基出现一定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对公路路面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二,路基土质的密实度不足。我国大多数公路路基都是采用分层方式进行填筑,可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追赶工期,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填筑,而是对所有填筑材料进行一次性填充,然后进行反复碾压,这样的操作会造成公路路基密实度存在一定的欠缺,经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路面沉降或者长时间的雨水浸泡而导致路面发生坍塌或者出现裂缝,对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三,没有对土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湿陷性土质或者软土土质,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对公路路基进行有效的夯实处理。可是很多施工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施工技术水平严重不足,处理之后的路基根本达不到工程实际建设需求,这就为工程施工质量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高速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策略
1、加强质量管理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做好工程施工方案质量控制与技术交底工作,即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之前到市场中选择具有丰富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工作,要求设计人员必需深入工程建设所在地进行当地地势地貌、水文活动、气候、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质量等条件的调查,之后结合工程项目立项书与调查数据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待方案完成后,设计单位需尽快将方案交给施工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若找出问题需设计单位及时进行修改,以此确保最终设计修改完成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方案设计完工后,作业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先对方案设计内容进行研究,之后召集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方案内容的学习掌握,确保施工人员可以对本次高速公路建设目的、工期、施工技术与标准、施工材料标号与配置比、施工机械设备类型与操作方法、人力资源分配等内容有着全面的理解,能够在后续施工中依照自己掌握的内容进行工程标准化的施工建设,控制质量问题发生风险,确保各项作业工作质量达标。
其次加强工程建设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在材料方面要求采购人员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上的内容进行质量性能优良材料的采购,待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后,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如果材料不具备国家质量检验合格证书,材料存在着焊接痕、裂缝、油渍残留等情况,判定材料为不合格材料,不可用于工程施工中,如果材料质量检验合格可以将材料放置在工程施工现场具有遮阳避雨功能的场所,以此避免阳光直射与雨水渗透腐蚀对材料质量性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发生,确保最终应用于工程施工建设的全部材料质量达标;工程建设期间使用材料时,要求管理人员在发放材料之前再次对材料质量进行抽样检查,使得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最大化的保障。在机械设备方面,管理人员需要连同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一道对混凝土机、压路机、振捣装置等设备的运行性能进行每天定期的检查,做好设备使用性能检查档案记录工作,施工期间技术人员可以每个月在固定的设备停用时间对设备故障零部件进行更换,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参考工程施工工期与进度,进行设备应用计划的编制,以此在提升设备应用率的基础上,可以确保设备在不用时能够及时检出相关问题,避免发生设备应用时的故障及故障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
最后做好现场施工质量跟踪管理,进行该环节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时,要求现场管理人员能够与工程监理人员共同对作业质量进行追踪检查,待施工人员完成一个环节的施工作业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该环节作业质量进行检查,一旦检出问题则共同上报给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及时处理,以此使得工程建设时的质量问题能够被及时检出,有效地将问题扼杀在源头。
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对施工现场作业的人员实施严格监督,加强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与安全保护意识,保证各个施工环节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系数。其次,明确责任制,在施工现场各个环节,每位工作人员职责划分清楚,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任务,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最后,定时、定期检查现场施工安全、设备数量,并对其性能作出评判,保证一切工作都严格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进行,以工程质量为前提,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3、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措施
施工成本控制是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因素,所以建造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的。相关工作人员在采购原材料、设备时,要多对比几个厂家价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低的,降低材料、设备的成本支出。在材料、设备管理中实施估价措施或者建立动态控制体系,都可以有效的节约、控制成本预算。另外,在专业施工人员的配备上也要合理分配资源,做到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的使用也要严格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把成本降到最低。最后,在施工现场万一遇到突发情况,必须严格核对,对施工费用进行汇总处理,分析总结预算超出部分,进而给下一次施工提供经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将各大城市和乡村山区都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在具体建设过程当中,由于施工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一定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好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为工程最终建设质量奠定坚实的前提基础,有效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花.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交通世界,2017(17):37-38.
[2]沈陈罡.探析公路工程施工及养护质量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