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性 倪佳蓉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作者:倪佳蓉
[导读] 摘要:新时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未能传承传统建筑特征,出现一味的模仿城市建筑,模仿别墅等现象。
        浙江众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新时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未能传承传统建筑特征,出现一味的模仿城市建筑,模仿别墅等现象。这种背景之下,需要分析民族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艺术性,使之既可传承民族特色,同时又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民族元素;现代;建筑设计
        引言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在其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建筑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目前,很多建筑设计时缺乏鲜明的个性与特点,导致建筑物千篇一律。若在建筑物设计中融入民族元素,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建筑物的独特性,而且可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民族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的必然性
        1.1建筑模式过于单调
        就目前情况看来,我国很多城市建筑风格单一,朝着同质化方向发展,缺乏当地的地域特点,在建筑产品中难以寻觅到当地文化特色。我国历史悠久,不同民族都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每个民族的文化也是各不相同,不能复制的。但是现代建筑更加商业化,设计人员缺乏对民族文化、特色、建筑环境等方面的深入感知和认识,这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不是对表面的塑造,而是感情的一种抒发,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形式、风俗习惯与心理追求等因素融入到设计当中去,与此同时,也要对地势地貌、民族风情、发展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理解分析,要注意环境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深入民族文化内容寻找建筑设计灵感。
        1.2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更加注重审美、环境等的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充分的融入民族元素,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一定方面得到满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文化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设计师应当充分了解当地遗留的社会风俗,有效地融合民族元素和建筑设计,充分发挥民族元素的作用和价值,传承中国民族文化,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底蕴,将地域文化融于建筑之中。现在有些建筑设计师把东西方文化元素不断进行拼凑,运用不灵活。在文化全球化的情况面前,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具有多样性,而多样性是中华文化发展进步的必然条件。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生存,不能仅仅只靠单纯的效仿古老传统文化来实现。
        2民族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艺术性
        2.1借鉴民族建筑形式
        建筑是地区社会形态和文化内涵的载体,是城市景观的主体。产生城市景观雷同现象的原因在于景观区域内的建筑物、构造物在形式上千篇一律,缺乏场所的认知度。要提高场所认知度,就应该从场所的本土民族文化入手,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运用造型、色彩、材料等元素营造具有识别度高、文化内涵丰富的建筑景观。以广西为例,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民族建筑资源丰富多彩,有干栏式民居、风雨桥、真武阁等不同类型的建筑,这些民族建筑在平面布局、空间形态、色彩处理和结构设计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例如干栏式民居,依山而建,采用底层架空的手法解决山地高差问题,为通风散热防湿采用外廊、敞廊等过渡空间,设吊楼、过街楼等增加使用空间;建筑色彩清新自然,与环境相协调,形成了造型简洁、体量轻巧、线条挺拔、色彩明快的民居建筑风格。民族建筑丰富的造型,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为营造民族化的建筑景观提供了灵感来源。建筑景观的民族化设计不是简单的复古仿古设计,而是需要提炼出民族建筑的设计精髓,加入现代的设计和生活理念,应用最新的工艺材料和技术,在设计中使“形似”和“神似”相互交融,最终形成地域民族特色显著的城市景观。


        2.2吸收民族文化底蕴
        现代建筑中,加入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融入传统民居建设的理念,主要是通过增加装饰元素来增加视觉冲击力。在造型设计中,反应的是社会的文化底蕴以及经济建设的特点。在现代建筑的造型设计中,具有文化底蕴的建筑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建筑更引人关注。传统的民居元素如青瓦和雕花漏窗等,可以体现建筑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受。此外,现代建筑在继承传统民居建筑优秀设计元素时,应注重对民居建筑元素的提取。如传统的民居的框架和结构图具有地方独自的特色,其都可以作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和造型的创意来源。对民居建筑元素的提取主要体现在对装饰元素的创新和拓展,房屋的建筑采用将建筑装饰元素精髓运用到现代的建筑中,如窗户的设计,可以选用现代的新材料,结合传统门窗设计的风格和图案进行设计,使得现代的建筑保留自身优势的同时,增加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
        以云南白族为例,传统的白族合院式民居的庭院是民居建筑的核心。当代白族民居设计中应力求保持传统特色,在功能上沿袭传统民居的生活习俗,设计应表现为:传统白族民居建筑以天井为核心来进行建筑平面设置,外围以房屋墙垣环绕,天井中种植花草,起到了藏风聚气的要求。当代白族民居的设计应延续其藏风聚气的特点,依照地形条件,合理布局院落,保留其传统的院落格局。一是,可以依照传统的“四合五天井”和“三房一照壁”布局。二是,可以去掉了单侧的耳房,成为小型家庭布局的基本类型。三是,考虑当地旅游的发展,沿街铺面的需求,在传统户型的基础上,延伸出的一种符合当代需求大户型。根据弹性的空间处理特点,每家每户依照地形、人口等因素,对于院落和空间的尺寸也不拘于一种。
        2.3塑造民族特色的景观雕塑
        景观雕塑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一般设置在城市景观节点上,对城市景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气息。景观雕塑设计制作的优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城市形象和市民审美意识。南宁古为百越之地,自东晋建城历来既是军事重地,也是多民族汇集地。独特的地域特征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给南宁的景观雕塑提供了很好的创作主题。主题是景观雕塑作品的中心思想,是景观雕塑创作的基本动力。唱山歌的习俗、蚂蜗鸟兽的图腾崇拜、壮锦苗衣的服饰艺术,都可以成为城市景观雕塑创作主题的源泉。结合新材料通过解构、重组等设计手法,创作出符合本土地域民族特色的景观雕塑。
        2.4选用经济建筑材料
        建筑物在进行设计方案时,需要将本地具有的特点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当前国家提倡绿化、环保的建筑材料,当建筑物进行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运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并将其合理运用。如,在我国云南地区的建筑物中普遍存在竹楼;在陕北地区建筑物中普遍存在窑洞等等;这些建筑物的出现,都是建筑设计师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进行的房屋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还能确保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同时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减少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建筑设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在尊重原生态民风民俗的前提下,将民族元素和现代建筑设计完美结合,才能让民族建筑得到新的发展。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应在顺应历史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积极传承和创新民族元素,从技术创新、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等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真正切实有效、科学可行的民居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易宁.区域性民居元素在建筑及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
        [2]吕丹丹,宋魁彦.传统民居隔扇格心纹样解析[J].发展,2011,(12):128-130.
        [3]侯健,曹文涛.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本土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15-216.
        [4]杨帆.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思路探索[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20+224.
        [5]朱琦,徐晶.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文化的原点效应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