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建筑分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的工程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的增大,无论是行业中,还是外部的社会各界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意识有着较高的要求,国内的建筑行业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已经是严格把控,相当重视其质量的高低。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其有经济实惠、技术优越、调制简单、环保性强等优点,且混凝土的质量性质稳定性比较高,从而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范围广,但是混凝土的使用始终有一些质量问题。笔者本次重点探讨混凝土质量裂缝问题及措施方法。为相关人士提供参阅。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建筑质量;治理措施
引言: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的实施中被大量使用,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的使用量的占比重成分比较大。在各种形式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都有混凝土的参与,而混凝土的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成品的使用时限长短,这当中的混凝土的质量又和很多相关的材料有关,例如,水泥、石沙、调配比例等有着很大关系。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阶段,每道工序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影响,也都和混凝土有着联系,加入某环节出现了失误,都有很大可能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对建筑物产生影响。那么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为了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规避裂缝风险,混凝土的裂缝治理技术就非常的重要了。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
(一)建筑工程的设计失误
建筑工程的设计出现失误和设计偏差就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大重要原因,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1.混凝土浇筑之后的硬化时间里,因其所含水分的不断蒸发流失,混凝土的体积减小,不断的进行收缩,支座对于夹板的约束从而导致其延展性不足,混凝土的收缩减小产生的夹板约束力超过规定比例力度,混凝土的浇筑板就会出现裂缝;2.混凝土的使用时品级过于高,从而使用沙灰比例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变慢,甚至无法成形,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3.建筑知识缺失,没有正确认识混凝土的收缩变化,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4.建筑物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建筑筋(主要为钢筋)使用比例和使用规格,从而使建筑构架出现偏差,混凝土浇筑后产生裂缝;5.建筑构架建设中止发生断层建设,或者其中断面发生突变,使得受力结构不合理,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1]。
(二)混凝土的调制材料及材料使用比例不当
让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一个原因就是集颗粒级配比的失误和操作方法的不正确,使混凝土浇筑后产生很大程度的收缩。砂石粉、水、水泥等材料的质量和使用配比不当都会使浇筑后的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假如使用的是品级在同一水平的水泥时,那么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等级就是由水量和砂石灰量的比例决定的,进行混凝土配比的水泥在经过水化之后,余下的水分会停留在混凝土中,水分的停留会形成水泡或者蒸发掉,就会产生蒸发后的气孔,会使混凝土的荷载有效面的面积减少,从而承受会由于结构而集中于气孔周围,那么这时候混凝土的浇筑面就会产生裂缝。假如是用石粉沙进行混凝土的配置,不仅仅会使混凝土的收缩时间会增加,还会使混凝土的拉力增加,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就会产生弹性形变和塑形的变化,那么混凝土的裂缝就会产生了。假如是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的使用配比都出现巨大的失误和偏差,那么就会对混凝土的受力度和抗拉伸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会使浇筑的混凝土产生裂缝。配比失误偏差就是水泥、水、沙灰的比重过大,用量不当等[2]。
(二)工艺流程和工程维护出现失误
混凝土在泵车的运输过程中,因为运输的周期较长,搅拌的力度较小出现搅拌不均匀,搅拌的时间过短过长都会使混凝土的配比成分和质量发生变化,都会是后期的浇筑后的混凝土产生裂缝。在建筑物浇筑混凝土时出现了工序的错误,浇筑的速度过快,过慢等,都能够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就会使混凝土的品级性能和使用效用都下降,那么混凝土浇筑之后就会产生裂缝。在建筑中的施工中,在混凝土的使用中,出现的振捣失误,操作出现偏差,会使混凝土的均匀度,密实度出现下降与不合理,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度,从而使浇筑的混凝土产生裂缝。在建筑施工之后的混凝土建筑维护保养过程中,会对混凝土的水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是浇筑后的混凝土产生裂缝[3]。
二、防治措施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混凝土的裂缝不仅会对整体的建筑影响巨大,还有很大可能性埋下巨大的安全后遗症。在建筑工程的进展过程中一旦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寻找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
(一)混凝土的配比调制进行严格的控制
混凝土的调配材料的各项比重,都是以参与配比材料的质量比重来进行计算的,要经过科学的试验适配之后,才可以采用合理的调制数据。假若砂石量的数量发生变化,那么就要进行实际的测算,变化相关材料的使用量,切忌使用进行相关换算之后的体积之比,一定要准确无误的使用质量的相关占比。在配比的计算过程中,出现的数据计算误差要进行及时的,合理的矫正数据,要以标准的相关调配误差范围为准,使数据的误差一定出现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配比时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干燥,关注天气的变化对于水分的影响,要跟进实际发生的条件,使用合适的配比方式方法来得出混凝土的调制比例。
(二)严格把关材料的品质
对于混凝土的验视涵盖四大要素:混凝土的类别、数量、材料强度、材料的合格资质证明。水泥的生产编号和质量标准必须要符合相关的要求标准,其安系数必须要严格的遵循国家的设定标准。对于材料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泥、水的含有量必须进行把控,如果细骨料或者粗骨料出现超出标准值,就一定要对骨料进行清理。混凝土的调制过程中,假如添加有外加剂,那么对于外加剂就要有严格的质量和数量的把控,还要有科学的合理的调制数值进行参考,也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数据量进行添加使用[4]。
(三)对于混凝土的运输进行管控
泵送式的运输方式是对建筑体积较大的建筑体进行混凝土浇筑,塔吊式输送是对与建筑体积较小以及零碎的边角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从运输器具中送出时一定要快速及时的浇筑到建筑浇筑点,混凝土的运输中,一定要规避混凝土的初凝、材料离散、塌落度变化等风险项,混凝土的容器一定是密闭性高,从而规避掉混凝土的散漏和不断吸水后的比例失衡。要及时的对容器进行清理,清理出残渣硬块,避免其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四)后期混凝土建筑的维护
建筑物的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一定要在混凝土的最终凝固后的12小时之内对混凝土外表面进行覆盖维护和浇水,维持一定湿度的维护工作,进行混凝土建筑的维护时,要经常性的进行浇水维护工作,从而使混凝土外表面一直处于适当的湿润状态中。在常规维护之下,浇水维护时间周期一般为8天,假如是混凝土的浇筑时,使用了外加剂的话,则该混凝土的浇水维护时间周期一定不得小于15天,可以适当进行混凝土的蓄水维护。建筑物浇筑混凝土之后的2—4小时是重要的维护保养时间,特别要对重要的结构部分进行维护,能够增加建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三、结束语
对于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的问题,是建筑行业乃至和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更是一个重点难题,因为其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和建筑质量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减少此类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对于建筑质量的保障,更是能够规避后期的风险隐患,降低压缩建设成本,推进建设速度的一种方法手段。文章提出了较为典型的措施手段,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启兴.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分析[J]. 中国住宅设施, 2017(3):44-45.
[2]单雨蒙, 郝文博.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4).
[3]刘柏军.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 冶金丛刊, 2017(2):00076-00076.
[4]唐青松. 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 江西建材,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