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作者:孙博
[导读] 摘要: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在分析目前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互换师生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实验预习、课中随机抽查实验促使学生深度参与、采用综合考核来全方位督促学生认真作实验等措施。
        齐鲁医药学院  山东省  255300
        摘要: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在分析目前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互换师生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实验预习、课中随机抽查实验促使学生深度参与、采用综合考核来全方位督促学生认真作实验等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在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经过初步尝试,明显降低了学生上实验课时的懒惰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实验时的糊涂状态,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教学;角色互换;综合考核
        0 引言
        2017年6月10日,《新工科研究與实践项目指南》正式发布,开启了新工科时代,同时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促使高校必须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尽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机电传动与控制》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都非常强且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的课程,该课程主要以电机、电器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支撑,本着原理与应用两者并重,必须要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之配合。实验教学是高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发展的水平,很多的专业课老师也都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提出了不少的改进意见,通过实践教学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现实情况,实施实验教学的制约因素也不少,为了解决塔里木大学“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文中对现状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建议和措施。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发展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的号召,在《机电传动与控制》的教学大纲调整过程时进一步压缩了理论学时,增加了实验教学学时,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发现越来越多的一些问题,让笔者不得不积极思考该课程实验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
        1.1 学生实验预习不认真,对实验认知不到位
        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的实验项目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对整个实验进行全面的把控(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实验电路图和实验步骤等),否则在实验过程中就有可能陷入到机械的重复实验步骤、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的被动实验进程中。然而在实际上实验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实验的习惯,或者预习不认真,对整个实验的认知不到位,存在应付和完成任务的心理,导致在实验过程中不知道为什么作实验、怎么作实验,结果就是为了实验而实验。
        1.2 实验设备数量相对不足,部分学生未深入参与实验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普通的高校用于实验设备上的经费有限,从而导致一些高校工科专业的实验设备数量相对不足,老师在上实验课时需要将学生进行多次分组才能够顺利完成实验课的上课任务,然而在分组过程中还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如与实验室开展的其它实验课是否冲突、学生上实验课时间和老师时间是否协调等),一般每个小组要包括2-5名学生;同时对于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实验来讲,大部分实验项目都属于强电实验,老师必须关注每一组的接线安全问题,如此以来老师就不可能实时的监督到每一组学生的具体实验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些实验组里面的部分学生人在实验台跟前,但是心不在实验上,最终实验完成了,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就没有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中。
        1.3 实验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现在我校的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课上课模式和考核方式仍然用着传统的方式,即上实验课时老师先讲实验的基本情况,然后学生做实验测数据或观察现象,整理实验报告并上交,最后老师批阅实验报告并评定成绩。

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勤奋度程度低和自律性差的学生而言,实验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因为作实验时一部分学生未真正参与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时同组学生的实验报告时一般都是一样的,故对于此部分学生而言就无法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2 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措施
        2.1 师生角色互换,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实验预习
        由于在实验过程中,现在不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不去积极的预习实验和思考为什么做这个实验,导致实验时盲目性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每次实验课之前要求学生提前自行预习实验,并搞明白为什么要作这个实验,怎么做这个实验等等,然后正式上实验课时进行师生角色互换,随机抽取其中的某一组学生来给大家讲实验的相关内容(当然老师会在后面补充讲解),并作为实验平时成绩的一个部分,这样学生在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就会积极主动的去预习实验、思考实验,和讨论实验,从而使所有学生对为什么要作这个实验,怎么作这个实验等问题的认知到位,那么实验的时候学生头脑中就会很清晰的去进行开展实验,而不是为了作实验而作实验。
        2.2 实验过程随机抽查,督促学生真正参与实验
        对于部分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出现的人到心不到,未真正参与实验的现象,笔者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具体就是在每个实验快开展完成的时候,随机的抽取一个或若干个实验组的某一个学生,让其重新开展一遍实验或者简述实验关键步骤,并作为实验考核的一部分,在考核压力的督促下几乎所有学生都认真的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即使有部分学生不能直接动手操作,但是他们也会把整个实验过程搞明白,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实验
        基于原来传统实验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在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笔者探索采用了综合的考核方式,即取消以前简单的以实验报告为主要考核依据的方式,转而采用实验考勤+预习讲解+过程抽查+实验报告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全方位的来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衡量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进而来促进实验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3 结语
        通过对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思考,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实验教学时进行师生角色互换来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实验预习的建议;对于上实验课时出现的部分学生未真正参与实验的现象,实施了实验过程中随机抽查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实验措施;同时也采用了综合的实验考核方式,全方位的来督促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这些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在实施,同时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明显降低了学生上实验课时的懒惰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实验时的糊涂状态,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单陇红,黄永程.基于应用型本科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改革[J].轻工科技,2019,35(3):140-141,159.
        [2]朱晓翠,张新戈,王继利.《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5(25):83,136.
        [3]曹有为,孙雪,王福生.以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为例对机械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科教文汇,2017(1):67-69.
        [4]罗黎,申燚,高进可.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電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3):126-127.
        [5]何剑,邓经纬.试论“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教学改革[J].信息化建设,2015(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