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 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建筑业的信息化程度,开启了建筑行业从二维图纸走向三维模型的新时代,具有其他技术不能比拟的很多优势,给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利于解决行业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文章重点就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实践应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攀升,这与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且工程建设行业一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其已经具备了多种施工工艺和管理形式。BIM技术的出现也使得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些许弊端得以改善,在应用的过程中其发挥出了很大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其也会暴露出些许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此方面问题,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以期能够使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得以提升。
1.BIM技术的概述
1.1BIM基本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又名BIM技术。其主要指的是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对于当前工程设备的物理性质、自身特点、使用年限等进行预先分析计算。并利用分析计算结果来制定出适合当前工程的详细计划,进而为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优势
2.1可视化
可视化是BIM技术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可视化即看得见。如今很多石化工艺工程的施工图纸均是平面的,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相关人员充满想象力。简单的图纸和线条可以使施工人员在理解时没有过多问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复杂工艺层出不穷,若依然使用此种方式则很难使图纸将整个工程的特点和构造等方面得以展现。BIM技术提供了可视化思路,在应用过程中,其可以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在整个设计图纸中将重点进行标注,通过不同构件之间的互动和反馈,使整个过程变为可视化的过程。
2.2设计变更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也会经常遇到设计变更的之类的棘手情况,而设计变更可谓是管控过程中应对压力大、难度大的一项工作。如果发生了设计变更,我们可以利用BIM技术把需要变更的内容都输入到软件中相关模型,通过模型的更改从而获得工程量自动变化的情况,也就避免了很多问题。设计变更后,积极把更改的情况以及工程量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造价情况与设计师沟通,这样也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整个工程的设计几方案变化以及工程造价后的变化,在进行控制设计变更后引起的多方面影响,提成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以及项目造价的管理,避免出现返工等现象。
2.3BIM可以优化工程量
工程量计算是造价管理预算编制的基础,BIM 技术可以进行自动算量功能,而这个功能可以提升计算的效率,还能利用三维模型对规则或者不规则构建等进行准确计算,也可实时完成三维模型的实体减扣计算。BIM 技术更优化了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量,减少了计算量,也同时可以节约一些人力物力等,让造价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去做更高端的工作,同时做好项目风险评估以及工程询价,编制精度更高的预算。可以运用 BIM 技术建立三维模型的同时,会自动生成具体的一些数据,就可以对比二维设计工程量的报表以及统计,就会发现一些数据的偏差。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 3.1BIM技术在工程决策阶段的应用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所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协助业主与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对比、科学筛选,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主要对各部门工程量与工程单价做出更加准确的把握,通过结合工程施工建设与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将单项工程作为工程项目造价的评选依据,对各项工程建设施工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将BIM技术运用到工程决策阶段,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积累,并将数据信息为依据,科学选择工程造价的评定指标,对工程项目估算造价做出科学有效的分析与指导。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可借助BIM数据库中现有的工程模型,对项目工程的各项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对新建项目的总体投资份额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估,提升新建项目在投资额评估计算中的精确度,并将此为基准开展资金筹备工作。
3.2工程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要确定好施工方案和施工单位,制作招投标文件时,采用传统人工工程量计算方式,有可能会将工程量清单中的某项漏掉,而应用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就可以参考设计方关于工程的信息数据,在较短时间内制作完成工程量清单,而且不会出现漏项问题。招标单位也可以获得BIM模型,并通过BIM模型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二次计算,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招标单位就不会因为工程量计算不准确而发生损失。招标单位将BIM模型提供给出投标单位,借助于这一模型,投标单位可对工程中各构件的组成有更准确的分析,在三维模型中了解不同构件的分布,这样一来因为工程量不明确而导致的项目结算纠纷就会大大减少。
3.3施工阶段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造价进行控制,无非就是想要形成当前投资合理的计划性,而在施工阶段就是计划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造价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实际值及目标值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其中存在造假问题,应立即深入调查,发现其根本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施工阶段,应适当投入一定时间和资金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打造出建筑信息模型5D的应用模式。这样的话项目施工人员就可以在项目实施前对当前工程时间节点、工程进度以及施工成本有明确认知,5D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消耗材料较多、造价节点较高等问题出现几率,对实现工程造价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可有效化解施工过程中对于支付款问题的争议。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签证是否真实有效完全取决于个人因素,所以必须要对当前变更和签证进行适当强化管理,进而更好的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在模型上对需要变更的工程内容进行调整,同时还可对工程量前后变更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对比数据。
3.4竣工结算阶段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旦进入竣工阶段就代表着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同时工程造价也就有了事实凭据。在传统的竣工结算阶段中,工程资料内容较多,且工作量较大、编制较为复杂,为双方造假人员的审计核对造成了许多困难,当审计工作发现出入较大时,还要对每一项进行仔细核对,进而致使相关人员消耗大量的实践和经历。而BIM技术结算模型的应用,可有效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核对工作量,进而有效加快审核速度,降低结算是间,进而更好的保障结算资料的完善性,提升BIM数据容量,为后续的结算工作提供保障。
4结语
BIM技术是实现建筑信息化的必然途径,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全寿命周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影响深远,虽然其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BIM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模型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更是为建筑的核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大型建筑项目的兴起,建筑领域内越来越多的参与方都将会关注并应用BIM技术,相信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所涉及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广,BIM技术必将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石琅.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8(04):2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