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移动安全管控监控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7期   作者: 梁聪
[导读] 本平台将监控摄像头与4G网络有效结合起来,
       摘要:本平台将监控摄像头与4G网络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基建施工现场的移动、全方面、多层面管控,解决现场安全管控人员不足的局面。本文主要以平台的开发及应用为切入点,详细,对便携式移动安全管控监控平台的开发、应用及成果做详细介绍,以期为施工现场管控提高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便携、安全管控、平台

一、引言
         目前在基建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停电作业现场,时常面临着作业面点多面广,现场安全管控人员不足的局面,时常需要几个施工地点连着跑,给施工安全管控带来被动的局面。
         为此,本次项目开发一款便携式移动安全管控监控平台,该平台移动摄像头具备WIFI链接功能,通过4G模块与互联网进行链接,然后通过手机端进行远程安全监控。摄像头具备360°全景拍摄,可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同时摄像头支持双向语音、单向视频通话功能,可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管控。同时,该监控平台具备历史回放功能,对于施工存在的违章记录及时存档留底,方便安全督查。为解决野外施工长时间供电问题,该平台加装太阳能电池板,持续为平台提供充足电源。
        
二、平台介绍

图一 平台网络部署图
        
         本平台基于目前主流的移动视频监控设备实现现场作业监视,摄像头支持保持2天的监视内容,并能够连接到内部局域网设备路由器。监视设备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后台服务器,定时每天将视频数据传输到后台。后台配套有监视数据管理维护软件,支持监视历史数据浏览。设备可以注册云端,通过视频接口实时调取摄像头的监视内容查看现场情况。
         后端服务软件采用B/S架构,JAVA语言开发,mysql数据库存储,jre运行环境。使用Jboot开发框架完成前后端数据衔接,实现数据应用及管理。
         平台基于java虚拟机的运行环境,实现了高度的跨平台应用,用户可方便的通过浏览器访问计算平台。
三、平台功能
1、平台功能结构图

图二 平台功能结构图
2、系统权限管理
实现对平台的数据及操作权限进行管理。包含对组织机构基本信息及层级关系进行维护,系统功能菜单及操作权限配置,系统角色配置及授权,系统用户维护及角色授权操作。可以实现单位数据的范围的数据权限控制,本单位、本部只能查看自己单位、自己部门的数据。
3、系统配置
    对平台站点的基本信息配置,如站点主题、名称等信息,此外提供对监视配置的关键业务功能:
1)任务管理,定时完成对上传视频的分类归类整理,从云存储服务将我呢就备份到软平台服务器。
2)监控区域配置,对部署监控设施的地理位置以及区域进行配置,维护区域名称、坐标位置等信息。
3)摄像头维护,对安装的设备进行基本信息、服务地址、设备状态进行维护,并实现可调取摄像头的实时摄像数据,配合设备端提供的接口界面,实现原视频操作。

图三 摄像头远程操控
4、内容管理
    实现对平台的业务数据及公开信息进行管理,包含平台用户登录日志、平台公开公告信息、视频管理、事件管理以及事件的统计分析。
1)视频管理,对收集上来的视频进行按时间、区域、摄像头分类管理,实现下载、单独上传、点击播放的功能。

图四 视频调取查看历史记录查询
2)事件管理,可进行监控异常事件等级,分类别、等级进行管理,关联到对应的监视视频,形成安全事件的完整追溯和精准核查。
3)事件的统计分析,按时间统计安全各区域的事件发送次数、不同等级的出现分布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措施实施与监督。

四、平台的主要成果
本平台将监控摄像头与4G网络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基建施工现场的移动、全方面、多层面管控,解决现场安全管控人员不足的局面。本平台皆在为安全管控人员提供、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另外的现场管控手段来加以提升基建施工安全管控水平,从而实现施工现场实时、全过程监控,对施工人员形成震慑作用,从而保障施工安全。
作为施工现场的有效补充手段,该平台可以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多种视角强化基建施工管控,从而实现施工现场实时、全过程监控,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水平。
         该平台4G网络移动监控平台已投入实际运行,并选取供线路、台区等施工现场做为试点,使用效果良好,解决立项预期目标,用户反映满意。后期将在网区农配网项目施工现场继续投入使用,将有效解决目前施工现场的多点管控多点作业问题,实现施工现场的移动、全方面、多层面管控。
        
个人简介:梁聪,男,1987- 广西凭详,本科,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