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JCI 理念的病区护理管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作者:白宣玉
[导读] 研究JCI理念下的病区护理管理的成效。
        摘要:目的:研究JCI理念下的病区护理管理的成效。方法:自2016年8月起实施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分别选择80例患者和20名护士进行研究,评价实施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护理不安全事件隐患上报、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理论考核成绩及实际技能操作成绩,并调查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病区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科室管理的公平性、客观性、激励方式、批评方法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安全事件隐患上报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JCI理念下的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管理的预见性和实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JCI理念;病区护理;护理管理
        引 言:JCI理念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最大限地为大众以及患者服务,提供理想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其根本目的是保证患者的生命、人身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医院声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外科系普外病区试点,于2016年8月起实施JCI理念下的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分别选择80例患者和20名护士进行研究,患者年龄20~40岁;20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42岁。实施前后,患者和护士一般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施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采用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制定患者安全管理目标,采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成立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3名高年资护师任成员,负责整个科室护理管理和指导。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制定计划,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断持续改进。
1.2.1 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患者入院后要戴腕带,对其姓名、住院号、诊断等信息进行核对。医嘱查对和护理操作查对、手术查对等进行合理规范,采用双人核对和双人签字方式以保障患者身份正确识别,保障其安全。规范口头医嘱执行制度,非抢救状态下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状态下口头医嘱需护士复述,待医生确认后执行。做好危机值班管理,值班护士接电话后先进行记录,然后再复读记录内容,传报人员确认无误后再转至主管医生。
1.2.2 建立和谐的团队氛围
        护士工作压力大,因此护士长可积极给予帮助和关心,做到以诚相待,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学历提升教育,护士长多给予生活和工作等有困难的护士以帮助,建立温暖的团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遇到困难或矛盾时,护士间应相互帮助和支持,多给予理解,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
1.2.3 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由护士长任组长,做好层次管理,选取责任心强和协调能力好及业务技术熟练的护师作为组长,通过角色赋予形式来提高护士责任感,提高其对自身的认同感。对优秀者可给予奖励,并优先安排外出学习和深造;对表现优秀者给予鼓励,并优先安排职称晋升[1]。护士间应相互监督和督促,激发护士主人翁精神,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定期评选服务之星护士,将考核结果与其年度考核挂钩,以促使护士间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激发其学习兴趣。确保正确的患者和部位及手术等。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要求准确标记患者手术部位,术前需核查,手术开始前再次“time-out”,并让患者参与手术部位标记过程,采用明确无误的标记,医院使用“yes”标记,在患者有意识和清醒时由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标记,于术前1d完成。医师操作期间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做好皮肤消毒等。
1.2.4 加强药品管理
        参考JCI标准对综合病区的药品进行管理,药品柜上锁保管,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对药物柜进行核查。

定期检查药物的使用期限,对即将过期的药物进行标记,过期药品及时更换。药物分类摆放,避免混淆。对有不同储藏要求的物品进行分类,冰箱冷藏室储存需低温保存的药品。
1.2.5 情感管理
        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方法,强调以人的行为和心理为基础,采用控制而非强制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护理对象有目的进行心理安慰和鼓励,并给予帮助,以改善护患关系。患者遇到挫折时,护理人员通过交谈等方式予以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评价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理论考核成绩及实际操作成绩,并调查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价由医院护理部制定的文件开展,包括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等,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均以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其综合能力越强;患者满意度以问卷形式开展,分为满意与不满意;护士满意度以问卷形式开展,分为公平性、客观性、激励方式、批评方法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以0~20分表示,得分与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不安全事件隐患上报率和不良事件比较
        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不安全事件隐患上报率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
2.2实施前后护士综合能力考核情况比较
        实施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2.3 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评分比较
        实施后,护士对科室公平性、客观性、激励方式、批评方法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3 讨论
        病区护理服务难度大、工作压力大,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与沟通能力,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有报道称,护理工作中难免发生不良事件,如给药错误、交代不详、宣教不到位等,不仅给患者带来伤害,还会影响疗效,引发护患纠纷。多数护理纠纷难以预测,所以只有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2]。本研究实施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效果明显。这是因为,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能够规范护士的行为,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促进工作规范和流程的建立,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激励等方式能够提高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本研究的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由护士长任组长,负责对护士进行督查和指导,加强对护士生活等方面的帮助和关心,让护士有家的感觉,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3]。同时采用激励机制让护士有荣誉感和归属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促进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目的是使患者的安全措施得以保障,而目标的实现需先查找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在循证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解决[4]。本研究结果显示,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在自查的基础上制定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病区应用JCI理念指导下的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丹,姚成立,朱小燕,杨欢,戴惠珍,叶艺慧,宗婷婷,曾颖.基于JCI标准的护理伦理管理缺陷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05):59-62.
[2]许欢.基于JCI标准的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8):170-171.
[3]徐亚红,倪妙淼.JCI标准对产科护理安全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02):46-48.
[4]彭湘粤,黎晓静,李雯,周娟.基于JCI标准的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模式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2):163-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