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 液体皮肤保护膜用于预防电极片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作者:刘丽梅
[导读] 心电监护仪是临床监测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最重要的医疗仪器之一
        关键词:液体保护膜        接触性皮炎 

        心电监护仪是临床监测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最重要的医疗仪器之一,而电极片是连接心电监护仪和患者之间必不可少的医用传感器,但电极片所含化学物质长时间与皮肤接触易导致局部皮肤发生接触性皮炎【1】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局部甚至其他部位发生的一种炎性反应,以接触刺激物后局部出现红肿、丘疹、水泡、大泡为主要临床表现【2】。有的患者皮肤比较娇嫩,长期接触这类物质,很容易造成接触性皮炎。临床上,目前心电监护多采用由银-氯化银制成的一次性盘状黏附电极片.电极皮肤面有导电膏,以减少电极与皮肤面的阻抗【3】.而电极片及其黏附材料本身透气性差,这也是造成患者接触性皮炎的根本原因。
        现在介绍一种3M 液体皮肤保护膜用于预防因电极片引起的皮肤问题。
        3M液体皮肤保护膜是一种多聚溶液,含有六甲基二硅氧烷、丙希酸三元聚合物、多聚苯甲基硅氧烷,喷洒后在皮肤表面迅速形成无色透明、透气的保护膜【4】。

它是一种不含乙醇配方的皮肤保护膜,喷洒后迅速形成一层透明保护膜,如同第二层皮肤,而且该膜防水、防摩擦,氧气能渗透至膜下,膜下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同样能通过该膜挥发【5】,能有效阻隔电极片与皮肤的直接接触,使皮肤不受电极片的刺激,还能阻隔各种物理性刺激对皮肤的浸渍,避免感染。
        操作方法:选择好粘贴电极片的位置,用3M皮肤保护膜距患者皮肤10cm-15cm喷洒于患者皮肤上,等待30秒,保护膜完全干燥,确保液体保护膜建立的完整保护膜形成后,再将电极片贴在喷洒保护膜的部位,这样粘贴更牢固,然后再连接心电监护仪即可。如果患者皮肤已有破损,则应避开破损处的皮肤。
        优点:
1 减轻患者的不适        电极片及其黏附材料长时间的黏附于皮肤上,不仅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揭除电极片的时候也会引发患者的疼痛刺激。而3M液体皮肤保护膜隔绝了电极片与皮肤是直接接触,在揭除电极片的时候也就避免了这种疼痛及撕拉皮肤损伤。
2 有效减少电极片引发的皮肤问题        3M液体皮肤保护膜在电极片与皮肤之间形成了一道隔离屏障,有效的保护了电极片下的皮肤.
3 减少患者费用及护理工作量  因为喷洒了3M液体皮肤保护膜后,电极片粘贴更牢固,不用频繁的更换电极片,减少了患者的费用,也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虽然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患者增加了3M保护膜的使用,但是这费用远远不及频繁更换电极片的费用。
        此法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