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肺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作者:郭丽兰
[导读] 探讨将针对性护理用于肺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郭丽兰
  (贺州市钟山县钟山镇卫生院;广西贺州542600)
  【摘要】目的:探讨将针对性护理用于肺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期间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的总满意率(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用于肺炎护理中,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肺炎;护理满意率
  
  肺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指的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所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等[1]。肺炎疾病常反复发作,患者病程长,需要长时间治疗,在治疗期间极易发生各种各样不良情况,因此为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还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然而,既往针对肺炎患者的护理常缺乏针对性及合理性,这使得疾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2]。随着护理理念及医学模式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本院在肺炎患者的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肺炎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确诊,此外痰培养持续2次分离相同病菌[3]。(2)患者均有良好交流沟通能力,临床资料完整。(3)入组前均告知患者研究目的,患者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2)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占60.00%,女性12例,40.00%;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47.2±2.3)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0岁,平均(46.8±2.1)岁。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患者实施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止咳、吸氧、抗生素用药等。对照组对症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通知医师处理;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病房;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饮食及按时按量用药;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等。
  观察组对症治疗期间则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1)针对性心理护理。肺炎疾病反复发作且症状明显,常给患者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这使得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具体护理上可通过同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然后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变化应用一系列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及行为,使患者能够尽快的适应新的医疗环境,创造有利于患者治疗及康复的环境。心理护理方法可用疏导语言或娱乐游戏等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让患者保持在最佳的状况,提高其配合度。(2)针对性饮食及排痰护理。对肺炎患者,饮食上需特别注意,因此在具体饮食上需指导患者多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简易少食多餐以促进消化及保护食道,严禁食用辛辣、油炸及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医护人员护理过程还需做好排痰护理,辅助患者排痰,发现存在呼吸困难或痰液难排出者可用吸痰器吸引,此外还可借助气道湿化器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改善患者呼吸功能。(3)延伸护理。肺炎患者无需长期住院,在患者病情稳定时刻可出院在家康复,为了促进患者康复需做好延伸护理,具体护理上主要是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告知患者出院后严格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出院后定期应用电话、微信进行随访,指导患者定期返院复诊。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肺炎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喘。(2)在下次返院复诊时刻,采取自制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问卷总分100分,分成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与不满意(70分以下)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在咳嗽、咳痰、气喘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因主要是受细菌、真菌感染所致,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为咳嗽、咳痰等,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治疗疾病[4]。在对肺炎疾病的治疗上,一般是采取吸氧、止咳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方式,采取该方式可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因患者病情反复,在治疗期间常易出现各种各样不良情况,所以为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对症治疗期间还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5]。
  对肺炎患者,常规护理常常只注重对患者的批量化护理,常忽视患者个体差异,这使得常规护理效果往往不理想[6]。而针对性护理则是一种更有效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强调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心理、饮食、排痰、延伸等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合理处理,如此可以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生理与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有效规避对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疾病的康复提供有利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种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短;此外在返院复诊时刻患者的总满意率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炎患者的干预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肺炎患者,实施吸氧、止咳及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的过程,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满足患者各方面的合理需求,为患者症状缓解奠定良好基础,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顾春芹.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33(3):89-90.
  [2]孙燕.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25(07):161-163.
  [3]王维. 针对性护理在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 2018, 459(04):180-181.
  [4]封冬梅.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6(31):112.
  [5]赵红艳.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7,35(9):102-104.
  [6]方海燕. 针对性护理在45例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27):213-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