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分析及对装配质量的影响 吴尧

发表时间:2020/1/3   来源:《福光技术》2019年31期   作者:吴尧
[导读] 目前机械加工生产的一些机械零件的加工大小,加工外形,加工技术都各有不同。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重装事业部中装厂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我国机械工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在各种零部件的加工过程中对加工工艺的技术要求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要对工艺技术有足够的了解。但是,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存在的误差严重限制了           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就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分析及对装配质量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从而           更好的提高机械加工装配水平。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原因;装配质量
  
  
  引言
  目前机械加工生产的一些机械零件的加工大小,加工外形,加工技术都各有不同,但一般来说,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零件都不是一个   机床能够完成加工的,需要多个机床共同工作才能完成生产,这使得  其中的技术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各个技术配合衔接,对技术工艺的精  度要求十分严格,技术指标的细节非常多,在加工之前,要结合各种  技术参数以及技术工艺的要求制定加工方式,并将加工技术的工序分配好,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加工。
  一、机械加工工艺
  根据加工产品的设备条件与需加工的数量及工人的加工素质等实际情况,确定应采用的工艺过程,并把有关加工内容制成工艺文件, 这些工艺文件也称为工艺规程。机械零件或工件加工制造的步骤叫机械加工工艺流程。通过机械加工,改变毛坯的表面质量、尺寸与形状等,   使毛坯加工成零件的过程叫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加工工艺是在机械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机械零件性质、相对位置、尺寸及形状的改变,   使其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每一个加工步骤、加工流程都要有详细的说明。加工工艺是工艺环节的详细参数,工艺流程是总的加工纲领,   工艺规程是从实际加工情况出发编制的加工工艺。
  二、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分析
  (一)精度
  这里的精度与机械定位有关,对于机械部件而言,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如果定位出现问题,也就是精度不准,那么就会出现一些不  必要的故障。这种误差十分常见,而且不易发现,影响比较广泛,出  现问题后,矫正起来比较困难,往往需要重新进行加工,耗费了大量  的人力和物力。由此可见,在进行机械加工时,需要准确进行定位,  不断提高定位的精度,这样才能减少误差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  可以说,精度是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根本和基础,而且受到人为因素  的干扰比较严重,所以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很大,如果规范加工人员的  行为,明确加工工艺的要求,那么可以大幅度地减轻误差的危害。
  (二)工具
  在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和使用一些工具,常见的工具是刀具和夹具。首先,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会  出现磨损,也就会产生一定的微小误差,但是在加工机械零件时,这   些误差会被瞬间放大,进而影响零件的功能。


其次,不同尺寸的工具,  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差异,所以加工零件时,不能频繁更换工具,否  则会出现严重的测量误差。最后,与刀具相比,夹具的误差更加普遍  和复杂,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夹具的使用标准与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可  能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机床
  第一方面,机床制造中的主轴误差。主轴误差的成因比较多样, 比如主轴自身方面,长时间的运转和高强度的负荷,导致主轴出现老  化等问题,或者是回转误差,它是由回转过程中回转轴线偏离理想轴  线位置而出现的附加运动所引起的误差。造成机床回转误差的原因有主轴传动系统的几何误差、传动轴偏心、惯性力变形和热变形等误差,  也包括许多随机误差。第二方面,机床制造中的传动链误差。这种误  差与机床的传动滚筒密切相关,因为两端的滚筒不完全一致,在运转  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定的偏移,所以就会产生误差。另外,机床自  身的结构、运转方式以及传动链齿轮间存在的间隙同样会产生传动链误差。更为重要的是,传动链中各传动元件的制造误差、装配误差和  磨损也是引起误差的常见原因。第三方面,机床制造中的导轨误差。  众所周知,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机床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
  
  机床运动的基准。一般而言,导轨的精度涉及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垂   直面内的直线度以及前后导轨的平行度三部分内容。这一误差的产生  与导轨的制造和加工有着一定的联系,而导轨的不均匀磨损和安装质  量,也是造成导轨误差的重要因素。
  三、机械加工误差对装配质量的影响
  (一)直接影响
  在齿轮测量仪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机加工质量是基础。几项  关键性技术要求和参数都直接取决于零件自身加工精度。比如:主立  柱与测量立柱之间的正、侧面平行度,整机终检要求平行度不大于0.002mm。这就要求 1. 机加工保证立柱实效充分,不发生变形、扭摆。
  2.立柱导轨自身直线型和平面性符合设计图纸要求。3.  正侧面导轨垂直度符合图纸要求。4.  导轨自身粗糙度符合图纸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就曾经遇到因为立柱加工工艺控制不当,加工基准面处理不当,导致  零件加工误差超差,从而影响装配质量和进度。
  (二)间接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当所有零件组装完毕后,我们会对整机做综合检测,   包括运动灵活度、各部运动精度、整体测量精度等等精度指标。在工作中发现,即使关键性部件尺寸精度符合要求,但整机仍然不符合最终交检的精度要求,许多间接误差会影响整机测量结果。非关键性零件的误差偏大,公差带过宽,机加工误差过于极限也是影响装配质量的原因。
  四、降低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的措施
  (一)减少工艺加工中的直接误差
  在实际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一些误差完全可以通过前期的准备而  避免,因此在具体机械加工中应当严格减少工艺机电机械加工过程中  的直接误差。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粗心和自身技能的不足可能会导致  各种误差,严重影响到工艺的精度。所以工作人员应当明确找出相关  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按照技术要求严格执行,合理安排工艺技术,   然后通过一定的措施严格控制工艺技术中的直接误差。
  (二)及时实行误差补救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有些误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不可 避免的误差可以利用人为操作方式,有目的的进行消除,通过及时的  误差补救进而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机械加工人员必须按照加工工  艺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形制定相应的误差补救措施,从而抵消原来加  工过程中的原始误差,有效控制加工误差,保证加工工艺的准确性和  有效性。
  (三)合理利用误差分组
  误差分组有利于提高工艺精度、降低误差范围。在进行具体的机 械加工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将成品或者毛坯的尺寸和误差大小进行  合理分组,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误差的产生。分组之后可以有效  调整器械之间的具体位置,有效缩小整体误差,提高整体工艺精度。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和影响进行分析,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并且找到具体的  解决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误差的干扰,为我国机械行业的又快  又好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方静 . 现代机械的先进加工工艺与制造技术综述 [J]. 机械管理开发,2018,(08):245-246.
  [2]张杨, 张山义. 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误差问题及对策初探[J]. 居舍,2018,(3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