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作者:汤宝娣
[导读] 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手术观察指标与机体应激反应,还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江苏省兴化市茅山镇卫生院妇产科  江苏泰州  225713
        【摘  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病例是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0例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观察指标、机体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机体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手术观察指标与机体应激反应,还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危害身体健康的良性病变,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耐曾加,且临床统计,子宫肌瘤约有0.6%的患者会出现癌变,因此,做好重视工作非常关键[1]。以往,临床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多行开腹手术,但此方法创伤大,会延长患者恢复时间。随着腹腔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微创技术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改善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2]。本文为进一步探究子宫肌瘤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效果,纳入40例患者开展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为研究时段,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项研究,纳入病例是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年龄在40-60岁,年龄均值为(50.57±5.37)岁;病程在6-15个月,病程均值为(10.35±4.05)个月。对照组年龄在38-61岁,年龄均值为(51.30±5.85)岁;病程在6-14个月,病程均值为(10.05±4.00)个月。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子宫肌瘤相关诊断标准。②有手术指征者。③患者家属均已对有关本项研究知情同意书签字。
        1.2 方法
        对照组20例用开腹手术治疗,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阴,垂体后叶素注于子宫肌支,切开肌瘤表层,对其开展钝性剥离,之后将其取出。观察组20例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仰卧位,气管插管麻醉,常规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做好置管与铺单,手术切口作于脐上缘1cm处,建立好人工气腹,保持气腹压14mmHg,送入腹腔镜。于麦氏点与对侧的位置做两个操作孔,送入器械。在腹腔镜下对对全腹进行观察,定位肌瘤位置,如肌瘤处于浆膜下,在子宫肌层推注6U垂体后叶素,对蒂部后行电凝处理。如肌瘤在肌壁间,需先垂体后叶素推注,肌瘤行电疑剥离,用钳夹将其取出,手术结束,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手术观察指标、应激反应、并发症。
        手术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
        机体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β-内啡肽、皮质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以SPSS26.0软件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手术观察指标、机体应激反应),以形式表述,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述,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手术指标比较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机体应激反应比较
        观察组机体应激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手术观察指标比较()


      2.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例腹痛、1例皮下水肿;对照组:3例腹痛、4例皮下水肿、2例切口感染、2例尿痛,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临床发现,虽良性子宫肌瘤手术可以治愈,但对于病程较长、肌瘤数目多的患者,手术治疗较为困难,如手术操作不当,会增加术中大出血几率,增加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4]。
        近年来,随着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显著疗效。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选择了微创手术治疗,不仅可有效去除病变组织,还可避免对子宫生理功能、完整性的影响。因此,腹腔镜已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目前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其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实践表明,腹腔镜微创技术相较于开腹手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还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避免对脏器其它器官产生损伤,有效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5]。由此可知,可将用常为子宫肌瘤治疗常规术式。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温勤坚.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01):69-70.
        [2]刘丽霞.微创技术对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04):127-129.
        [3]蒙秋平.微创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微创医学,2015,10(06):818-820.
        [4]张红,熊宗红. 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6):153-154.
        [5]胡先娥,郭孟杰. 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预后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5):135-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