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机电技术是一门涵盖多个学科的技术,机电安装程序繁琐和精细,对技术要求高,实施工序多,设备系统多,针对这些特点,以BIM技术为核心,研发BIM管理系统,在设计阶段进行深化设计,方便施工,在施工阶段可以对物料进行全方位追踪,实时监控物料状态和数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工期,也对后期运维管理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显著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机电管道安装;工程管理;模型轻量化;系统管理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实践的曰益深入,机电管道的施工任务量不断增加,BIM应用得到了良好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但相对于国外,我国机电管道安装的BIM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呈现在各专业的信息仍然以纸质或电子版文件传递为主,容易造成各阶段信息传递不一致;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机制不完善,没有有效的协同工作系统,易导致信息扭曲或丢失;BIM应用与实际施工脱节、BIM模型与业务的关联度不高、交互性不强w。所以,基于BIM技术研发一套管道安装全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及工程意义。
1基于BIM的机电管道安装工程管理内容
BIM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可根据工程设计、施工与竣工等过程的参数,构建三维模型,供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使用。和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相比,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与模拟性特征。可视化是指构建三维模型,比二维平面图更为全面直观,为管道安装工程的不同专业沟通提供参考,可实现消除工程施工隐患;协调性是指在三维模型中,设计人员可直接了解到管道碰撞与交叉位置,并通过BIM软件参数调整,协调管道的空间布局,保障管道安装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模拟性是指BIM可模拟工程施工全过程,支持工程的动态管理,实现材料、设备与人员的最优化配置,提高工程效益。细化来说,BIM可用于机电管道安装工程管理的三方面。
1.1在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机电管道安装工程的多种管线,BIM技术可整合各项管线施工图,实现综合深化设计,为工程施工提供全面指导,其应用体现在以下几点:(1)可视化设计。施工单位可通过BIM构建机电管线的三维模型,将传统的平面图形立体化,更直观地展示机电管线、阀门与设备间的管线,使设计人员明确其位置关系,保障设计的规范性与可行性。同时,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可为施工单位读取图纸提供便利,减少设计人员标注平面图纸的工作,提高设计效率与质量。(2)碰撞检查。在BIM的管线整合下,设计人员可构建管线系统模型,将其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中,开展碰撞检查,该软件会出具碰撞检查报告,报告内容涵盖碰撞位置、管线类型与碰撞深度等信息,直观地展示设计方案缺陷,为设计人员提供改进方向,为工程师设计提供便利。(3)综合排布。机电管线安装工程需事先预留预埋管件与孔洞,保障机电设备的规范安装。BIM的三维模型可整合不同分项工程,使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了解工程的预留预埋要求,优化管线的综合排布。
1.2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BIM可支持施工组织、设备、材料的参数导入,为施工单位模拟工程施工流程,展示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优化施工方案,消除施工中可能出现影响施工质量、进度与安全的因素。例如,在某管道安装工程中,需按照先电气桥架后空调管道的顺序施工,但由于不同分项工程未实时沟通,在施工人员疏忽下,首先进行空调管道的安装,导致电气桥架无法安装,不得不进行返工处理,造成经济损失,拖延进度。而BIM技术可整合各个专业,加深分项工程的沟通,规范管道安装的工序,保障工程质量与效率。同时,在进度管理中,施工单位可输入施工现场的空间参数与进度时间,构建4D-BIM模型,明确安装工程的工程量,并根据施工现状,调节空间与时间参数,在模型中展示已完成工程、未完成工程与正在施工工程,实现施工进度的精准控制,确保工程可按期完工。
1.3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机电管道安装工程中,造价人员根据CAD图纸计算工程量,工作流程繁杂枯燥,极易产生人为误差,影响工程成本管理成效。在BIM的支持下,造价人员可利用Revit等BIM软件进行智能工程量计算,将工程量定额计算规则、施工方案、工程组织等参数导入软件中,准确获得各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为物资采购、成本管理提供帮助。由于机电管道安装工程涉及利益主体较多,造价人员可根据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提出相应格式的工程量清单,实现针对性造价管理,保障工程效益。
2实现方法
2.1解决BIM模型和工程图纸的交接问题
完成模型深化设计后,需让所有参建单位对模型进行审核,然后形成模型封样单,当参建单位认可深化设计后,把其传送给系统。组织各分包单位和供应商,对设备基础、母线等需后期深化的系统,模型整体上传到提前进行BIM深化设计与提资,将排布难题从设计根源上一次性解决。
2.2 BIM+二维码技术辅助物料管理
综合管线的深化设计完成后,项目工程部根据现场施工进度下达加工及施工任务;物资部从系统提取物料数据并提交物料单;项目总工结合实际施工进度,审核物资部提交的物料单是否合理;相关的各专业加工厂按照通过审核的物料单,在系统的PC端选择BIM模型中单构件或组构件,根据构件类型及分类编码生成二维码见图1,进行加工、粘贴二维码、运至现场。通常机电管道生产完成后先存放在场外库房,再运输至场内库房,最后运往施工现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其当前所在的位置及库房中的库存信息。当机电通道入库或出库时,用手机扫描其二维码标识,快速的将入库信息录入系统,从而现场管理人员可以确定其处于运输中的哪个阶段,通过统计构件的出入库信息,获取库房中机电管道的库存信息。
.png)
2.3现场与数字化竣工模型的一致性比对
基于管理系统BIM的网络化沟通模式,解决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中信息表达不明确,传递效率低的问题。项目实现模型、图纸、现场100%的还原度,高精度BIM信息模型包含施工所需的所有深化设计信息,全程指导管线、支架的采购、下料、现场安装,从而省去了传统施工中现场参数的测量采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班组低效率的交底,专业间繁琐、重复的协调工作。按图施工也不再是我们为了BIM技术的落地实施而采取的管理手段,现场作业人员会主动、积极的去依照图纸、模型施工,避免出现返工。项目现场如图2所示,BIM模型如图3所示。
.png)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可将BIM用于机电管道安装工程的设计、施工与成本管理中,强化管理成效。借鉴写字楼的成功经验,施工单位可应用BIM进行碰撞检查、管线综合排布、模拟施工与工程量计算,为机电管线安装工程管理提供指导,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鑫,蒋绮琛,于鑫,等.基于BIM的机电管道安装工程管理系统研究[J].安装,2019(3):22-23+28.
[2]徐航,黄联盟,鲍冠男,等.基于BIM的超高层复杂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方法[J].施工技术,2017,46(23):18-20.
[3]李嘉军.建筑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设计管理平台研究与实践[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6(3):70-75.
[4]张建平.基于IFC的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0(4):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