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40419890406XXXX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裂缝、结合面处理不当等,直接影响结构工程质量和有效使用年限。本文就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引言
有效地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1市政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制约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裂缝、结合面处理不当等,直接影响结构工程质量和有效使用年限。混凝土质量通病具体有蜂窝、麻面、孔洞、裂缝等多种类型,每种通病都有相应的产生原因。但从整体上来说,其通病原因可以分为三种大的类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格。(1)蜂窝问题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窟窿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石子粒径偏大且粒级单一;砂偏细。(2)麻面问题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3)裂缝问题是指混凝土出现横向不平顺的裂纹。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浇捣后未能及时割缝;横向管沟槽未回填密实;临时施工缝处理不好;胀缝设置过长;混凝土收缩较快等。
2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做好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为原材料的好坏,所以,施工单位需要选择符合施工标准的原材料。混凝土是由石料、砂、水泥等诸多材料混合而成,再加以相应的比例配置而成。对于混凝土的生产,相关人员应对砂石的含沙量、水泥活性及砂子的含水率加以充分考虑,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结合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加以进一步的优化,使其能够符合施工的标准需求。同时,相关人员需确保混凝土面层的特性,配置混合料的过程中,需重视一系列的具体技术问题,如:酸碱度,从而让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性与耐磨性,最终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在正式开展施工工作之前,相关人员必须依据施工的具体规范对混凝土加以合理配比、对混凝土的材料加以有效管理;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与施工的特点,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生产所用到的设备加以充分分析,从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加以正确设置;市政工程不同,那么所选择的混凝土配比也存在极大的不同,相关人员必须依据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加以科学的、合理的配置。加之,在市政工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路面的耐久性加以全面考虑,将混凝土技术性能加以规范与管理,有效监督混凝土的搅拌,对施工材料的配比度与具体状态、施工所需设备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配合比的实际数值,这样能够确保实际与理论相一致;相关人员还需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加以严格管理,确保搅拌工作严格按照配合比的具体数值执行;同时,还应对搅拌完成的混凝土进行一定的试验,只有试验结果符合施工标准,才能够进行灌注工作。
2.2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五个因素为:施工环境、施工工艺、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该五个因素中混凝土灌注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主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组,主要负责实施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和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2)混凝土灌注前,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作业人员就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技术交底。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施工机具,混凝土的运输及作业人员布置。项目的质检、技术部负责灌注质量和质量检验。(3)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质量、技术、机电、物资部等组成现场值班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及按施工工艺特别是关键部位(井位周边、胀缝处、胀缝边缩缝)的施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4)专职的混凝土试验人员配合监理单位见证员按配合比做好开盘鉴定,施工过程中做好旁站监督,做好质量控制并协助组织运输。(5)混凝土灌注施工实行质量承包责任制,把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有关人员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2.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监督
针对混凝土表皮出现的起砂、脱皮、开裂、麻面、蜂窝及冻胀等现象进行及时的防治及预防;首先对于水灰比必须严格控制,掌握好面层的抹压光时间,监督及杜绝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及干水泥的行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若遇到高温天气应采用防晒棚对施工现场进行一定的遮挡,确保施工现场充足的水泥存量,保证水泥稳定的安定性;在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一定按照混凝土的配比控制充分的搅拌时间及力度,直至混凝土搅拌至外观颜色一致,倾倒高度小于等于1.5m左右;保持施工过程中模板的清洁与干净,在涂抹隔离剂时应涂刷均匀,涂刷完成后应进行再三的确认,保证不存在漏刷的现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防止出现漏振现象,振捣应持续至气泡完全排除为止。为了防止出现冻胀现象当外界施工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应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控制好基层的含水量,在混凝土模板成型后即刻实施防水及排水操作。
2.4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
待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施工单位必须立即依据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对温控技术加以合理运用,借助合理手段进行整体的保温保湿的养护工作,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适宜的保温手段,在上方覆盖一层相应的经济适用材料,使得混凝土浇筑块体能够迅速的降温,使得温度能够满足相关温控指标标准;(2)养护人员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常温养护的时间加以明确,通常在7天以上;(3)待保温养护工作结束后,应采取一定的手段使混凝土的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
结语
市政工程属于民心工程,市政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因此,在进行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一定配比进行混凝土的调配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混凝土合理配比及管理、安排相应的专业人员对混凝土施工过程及技术等进行专业的监督及管理,在进行混凝土的监督过程中,及时对混凝土相关施工标准及规范进行检验,将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问题控制在萌芽之中,一定程度上保证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清沛,张恒德.试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商品与质量,2016,10(30):41.
[2]陈卫宏,郭运生.浅谈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5(27):504.
[3]陈萍.桥梁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防治[J].房地产导刊,2017,13(2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