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与影像护理配合对磁共振图像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杨红
[导读] 探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与影像护理配合对磁共振图像质量的影响
    杨红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四川都江堰611830 )
  摘要:目的:探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与影像护理配合对磁共振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择为本院于2018年4月到2019年8月期间收治并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脑卒中患者122例,依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1例(2018年4月到2018年12月,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1例(2019年1月到2019年8月,行临床干预配合影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相较于观察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存在(P<0.05);在影像学成像方面,观察组患者成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检查终止、金属伪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讨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影像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MRI成像结果,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实用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影像配合护理;磁共振图像质量;影响
  
  脑卒中疾病病情危急,在临床检查过程中由于疾病自身的原因,导致患者的配合度不高,从而在影像学成像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1]。本次研究中,以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样本,探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与影像护理配合对核磁共振图像质量的影响,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选择为本院于2018年4月到2019年8月期间收治并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122例脑卒中患者,依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1例(2018年4月到2018年12月,行常规护理),男女患者比例31:30,年龄区间处于4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4±2.35岁;观察组61例(2019年1月到2019年8月,行临床干预配合影像护理),男女患者比例30:31,年龄区间处于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54±2.28岁;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患者、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研究措施均知情并自愿签署调研意愿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接受MRI检查前,与患者交流并普及相关的检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检查禁忌项目,评估患者有无MRI指征,确保患者完成检验。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干预配合影像护理,提前了解患者基本病症情况,同时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评估,确保患者具有接受MRI检查的指征,同时针对患者实施特定的干预措施。对患者体内安装有金属辅助器械的患者提前告知,同时与主治医生联系,采取其他的检测方式,避免因核磁共振检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实施检查前,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向患者介绍检查项目,检查目的、核磁共振检查方式的优越性以及核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在正式开始检查前,叮嘱患者不能携带金属配饰、检查前30min不能接受输液治疗,对存在焦虑症状的患者通过心理安抚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2-3]。
  1.3评判标准
  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结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0-59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满意,80-100分为满意。
  对干预后的成像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发生率等进行统计,用作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意义
  选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以T值检验(计量资料);卡方值检验n,%(计数资料),P<0.05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相较于观察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存在(P<0.05),详见表1。
  
  3.讨论
  核磁共振作为一项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诊断疾病方面有着极高的准确率,且对人体的影响极小,可以说是目前医疗条件下最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是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人群中,有几类患者不适宜接受核磁共振,主要体现在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眼内金属异物、动脉瘤银夹结扎术、体内金属物质残留、金属假肢、幽闭恐惧症、妊娠3个月以下的孕妇等。该类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的情况下会对身体、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于脑卒中症状的急性病症特性,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可能会表现出较大的不配合性,故需要实施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来保证最终的成像结果符合诊断要求[4-5]。本次研究中,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相较于观察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存在(P<0.05);在影像学成像方面,观察组患者成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检查终止、金属伪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 脑卒中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期间,通过实施临床干预与影像护理从而使得患者在接受影像学诊断期间配合度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影像学成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尚晨阳. 临床与影像护理有效配合在重症脑卒中患者行MRI检查中的应用观察[J]. 现代医用影像学, v.27;No.154(2):348-349.
  [2]董秀平. 临床与影像护理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磁共振图像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v.13(21):164-165.
  [3]王多慧. 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患者腹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质量中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43):219-219.
  [4]顾禄寿, 程晓玲.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与影像护理配合对提升磁共振图像质量的效果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3(10):92-93.
  [5]邹富容.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腹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v.47(02):10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