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身边无处不在的隐形世界,时时刻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然而,就像现实世界一样,随着互联网世界的不断延展,形形色色有关法律的问题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身处互联网世界中,人们该怎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法律服务从业者又该怎样主动融入互联网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法律漏洞,互联网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第三届网络法实务大会,小米法务总监陈一夫发言。
5月18日,由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网络法实务圈、垦丁网络法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网络法实务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互联网法律实务领域的11位重量级法务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互联网企业数百位法务人员分享了他们在互联网法律实务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法已成“新贵”
严格意义上说,“互联网法”“网络法”并不是崭新的概念,在业界,它被认为是所有跟互联网方方面面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一些即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法律法规的法律内容之“总成”。
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最大的创造杰作。而在今天,基于网络技术兴起的产业发展远超传统产业发展速度。我们走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在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相匹配的法律制度,网络法也因此成为互联网科技时代的法律新贵。
当前,网络法已成为变革最大、更新最快的法学领域。
电子商务法、电子签名法、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公证处、网上政务……包括传统部门法在内的法律法规适应互联网实践需求,紧扣时代脉搏,全新的网络法环境正在形成,传统法制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实务界,具有前瞻性的知名互联网公司都陆续成立互联网法律研究机构,例如腾讯的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阿里巴巴的法学院,京东的法律研究院;在学术界,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顶尖法学学府已经开设网络法或网络安全专业方向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院校设立了与网络法相关的分支学科和研究中心。
越来越多的法律人正在向着网络法“新大陆”进发。近年来,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企业,无论是律师界,还是法院系统,都在数字经济、“互联网+”大潮中身体力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了可贵的方法。
传统法律从业者的挑战
事实上,当电子商务法、电子签名法、互联网公证等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法律事务尚未出现之前,传统法律服务行业,尤其是律师行业,就已经开始面临来自互联网的无限挑战。最基础也是最早的例子便是,越来越多的机构或个人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服务。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专业从事互联网法律事务的人士表示,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互联网元素打破传统的法律行业,甚至可以预见的是,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将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蚕食传统法律行业从业者手中的“蛋糕”。
本届网络法实务大会主办方、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延来对《民生周刊》记者说:“在线法律咨询服务,是将法律咨询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变得更加的碎片化,实时性更强,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以更低的成本接触到法律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对法律咨询有需求的人群,也确实分走了传统法律行业从业者的一部分蛋糕。”
……
(本文转载于网络)
(文章原文来源:内容详情请看《民生周刊》2019年11期)